上海人物摄像交流群

“一师一优课”项目培训记#职场纪事0928#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今天的公众号是场记。很难说对这些404教室以外的任务比重该作出怎样的权衡和取舍,这就是我职场中的一部分,每天都需要直面,在我的钢丝上尽可能保持平衡,即不辜负行业使命,也不辜负内心的信仰。


今天的培训为我们解惑,,讲课的教授本人就是项目组的首席专家,所以很多事情举重若轻,从执行的角度解释一件事为什么要做,该怎样做,是很典型的理性培训。


但是可能因为他家有今年才三年级的幼儿,曾经在国内就读一年级,最后赴美国继续修读小学学业,所以他能够很坦然的也以一个家长的身份,对国内基础教育作出有力的,甚至看起来有理有据的抨击。就这点而言,我是难过的。


批评太容易了,教育的路,坚持走下去确实又太不容易了,各种压力、误解、片面的解读成为我们前行路上特别难以逾越的鸿沟。批评真的太容易了。


但是我也知道纵观人类文明发展史,又有哪一个领域的发展不是这样充满喧嚣乃至鲜血淋漓?对我所钟情的教育来说,不能说这是最好的年代,但我们适逢其中,就应该努力尽自己的本分。


兰德有一首诗,因为杨绛先生的翻译十分得国人所爱,我庆幸我遇到这句诗在更早以前,“和谁都不要争,和谁争都应不屑”,小时候我认为是一种孤傲,但是慢慢走过来,其实最难克服的是和自己“争”,那种必须要赢的心态,有时会成为束缚。


所以我不害怕误解,我也不害怕有可能的寂寞,我感激这个时代给每个教育人一个相对宽阔了的平台,你可以自由张望,为你的信仰作出选择。


至于是不是最终能成就这个百年树人亦不过蜉蝣的行业点滴,放下更轻松。


当然不是为了赢,我依然衷心希望拥有话语权的专家,能在为国内基础教育贴上“悲哀”这个标签之前,也考虑有没有另一种可能,让“悲哀”也一直向善向光?


譬如教授的培训,扎扎实实给我们一些指引,渡这个行业的可渡之人,最终能回馈到每一个孩子的课堂,这当算是功德无量。


抒情完毕,以下是笔记:

时间:2016/09/28  上午09:10-11:30

地点:佛山第二中学 五楼

课题:优课建设与课堂教学创新  

主讲:柯清超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  一师一优课首席专家


今天要讲的是关于“一师一优课”这个项目的动态把握以及课堂设置。

如何理解一师一优课?


一:优课与课堂教学改革。

希望能提升老师的教学能力。做出来的课并不是最终目的,而是要体验这个过程,重在提高老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信息时代的学习创新:时代需要老师具备新的技能。
阿尔法狗的横空出世成了一个事件:人类社会发展太快了,学习者的学习问题需要慎重思考。和二十世纪的深蓝比对一下,深蓝和阿尔法狗的发展需要我们深思。90后深蓝:把所有可能的路径全部计算出来,然后选择最优。学习方法:死记硬背,封闭系统,储备知识。典型的工业时代,农耕时代的教育。
10后阿尔法狗:围棋穷举的分支多得无法计算,模拟人脑的思维过程才有可能出奇致胜。Ta模拟人类学习的方式,能自我学习,联网搜索所有棋谱分析,深度学习和再励学习,像周伯通,有空自己跟自己下棋,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九段棋手的棋谱不断试下。

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我们要意识到改变,教学观要适应孩子们的需要。

今天的教育教学更多的是沿用着工业时代的人才培养。然而我们的需要,却早就进入了信息时代。

学校教学容易陷入教学工厂的流水线。


猴子会爬树,成了学霸,大象不爬树,成了学渣。很讽刺。


科学的概念来自于日本的翻译,将人类的智慧切割成块,灌输给学生。学生掌握了很多零碎的知识,却不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类的教育教学发展也一直反复多变,有人主张分科,有人主张融和。

美国谷歌公司有个高管不满意当代学校教育,决定募捐做自己的学校。“ALT学校”重新定义学校,重新想象教育。Ta融进了人类最高的智商去探索未来的学校教育。就放在街区里,一个亿美金的启动资金,昂贵的学费,极少数的学生。极残酷的收生比例。

教学特别,不设常规教学班,混龄教学,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为每一个孩子定制私人的学习计划,规划课程。

每个孩子的进步曲线是不一样的,有的孩子平均,有的孩子起伏。传统的课堂悲哀在于只用一个要求去要求孩子。

而在这里,孩子可以天马行空,利用项目在现实世界里驱动学习。

二年级的小朋友会做项目研究美国和欧洲人种植的差异是什么?研究植物DNA。
完成这个项目之后对孩子创造力的激发,对学习欲望与兴趣的激发是很成功的。

在中国这是不可能的,因为这些内容不考试!而很多孩子可能关于天赋的种子,往往就是从这些不考试的学习中被激发起来的。(这句话我特别同意)会让孩子有研究的动力。图书馆的借书证可以被允许借9999本,相当于无限量的供应。

美国正在为激发孩子的潜能,激发孩子的天赋做准备,而我们却仍然停留在工业化的教育。

我们花了太多时间去突破知识点,小学已经开始厌学了,怎么发展?讲得再清楚也没有用。孩子不愿意上学。在座各位要做点东西。不要再沉浸于怎么讲知识点的问题上了,别让孩子成为一节公开课的道具。

广州更恶劣:提前把孩子送到课外培训机构,把要学的东西先学一遍,然后课堂上成了恶性循环,教学成了教学机构的事了,老师变成了完成德育,照顾一下后进生的工具。

当前的基础教育特别悲哀。这不是老师的问题,是整个社会造成的。

教学实践:。是对老师们促进教学能力的一次机会。



什么是优课?
有什么特点?


不反对试教,但是拍的时候,学生最好是第一次上课的,尽可能真实,环节完整,有示范性,有引领性,更多鼓励孩子研讨,探索,体现孩子的思考,不要完全灌输。必须要用信息技术。把握住。

优课建设内容


项目进度:


。组个团队申报,超过一半能拿到。全部利用网络组织做起来一个教研工作室。国家准备了几千万的资金等着支持大家申报。

看一看优秀的案例。提醒大家选教室要注意,尽可能用录播室。实在没有,借一借别的也可以。

来个小结,祝佛山的优课再创佳绩。


更好的课堂,让更多的孩子“不知道下课”。孩子的学习体验,很重要。小学阶段提高孩子的学习体验比灌输更多知识重要。

不要只为比赛而做。

二:课堂的优化:资源的有效应用。


要善用课件资源,即使连一个字母都不懂的老帅哥,也能把孩子教出很流利的英语学习来。从孩子的学习出发,让孩子真正获得尊重,教学规律获得尊重。


又或者提前制作微课,孩子看着步骤来做。微课资源可以反复利用。

没有很多高大上的理念,但是能照顾到每一个孩子的学习。

小结:


要做到有效应用。

三:微课和翻转课堂
视频后边可以做数据分析,例如学情分析


四:基于项目的学习。


(题外:2008年中国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合作做过的PBL。以VCT的方式制作作品,我做过最艰辛的项目之一,至今历历在目,现在换成了STEAM,隐约看得到基于项目的学习这些年在全球范围内引起的关注并未停歇,综合性的学习应该是一个发展的趋势,跟学科学习如何做到很好的融和?相互促进?这是又一根钢丝。)


用任务驱动的方式融合各种学科的知识,去完成项目与学习。

STEM——STEAM两种教学与项目学习。



STEAM:在STEM的基础上加入艺术


基于项目的学习,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做一下。


最后:
评审要求:必须严格按照要求完成

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效果,技术规范。分细目对照要求。


2016/09/18  柯教授  记录:小林




附:技术部门提供的拍摄注意事项:

片头,课堂实录,课程简介,配套资料,评测练习。

先确定课题,联系工作人员,确认拍摄时间与地点。上课之前准备好配套资料。双机高清三位拍摄。
正常上课。拍完要审核片子,有没有出错。
最后成果验收。

流程:专人预约拍摄
设计表填写
现场签收资料
编辑表,片头及字幕要求

拍摄前要求,不要修改时间,填好设计表,每一个表都要精心填写。
课场周边要清场。不设听课。保证课堂真实性。
正装,佩戴无线耳麦,如果穿连衣裙要有腰带,首饰少戴,包括手表。
最后主要机位会交给老师,游机抓特写。使用手机上课的时候也会抓拍。
提交学校Loge。

上传,自己或者提供密码帐号。

项目联系方式

禅城:龙娟18825053484 





彩蛋:

夜色中的向日葵,并没有因为日落而停止跳舞。


无论身处什么行业,饰演什么角色,有信仰的人,相信未来一定会更好的人,我们互勉。


现场工作照一张,五纸化笔记越来越猖狂,表现上成了个的了手机病的人。嘿嘿嘿。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