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上方“中国电视”关注我们
电视音乐会的视觉化传播让音乐不再是单纯的听觉艺术和时间艺术,而是包含了视觉和空间信息,使影像和音乐成为一个完整的视听艺术的融合体。电视的视听化呈现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这种视听双重的审美方式在某种程度上局限了人们对音乐作品的无限遐想,消减了音乐本身固有的魅力;另一方面,视听感官的结合为新的艺术形式呈现带来了更多契机,使之能够不断创造新鲜的审美方式,满足大众日益增长的音乐文化需求。
一、电视音乐会视觉化传播的困惑
在图像时代,视觉化呈现早已是艺术传播的重要途径。影像技术的介入拓展了音乐会的传播手段和形式,扩大了音乐会的受众,但由于音乐与影像本身具有不同的特性,在电视音乐会的视觉化呈现中,如何处理好影像画面与音乐之间的关系是传播中的关键。
音乐传播以听觉为主要感官,具有不同于其他艺术形式的抽象性和非指向性,正是这种特性为音乐会的欣赏带来了一种不确定性。同样的音乐、相同的曲目,会由于受众文化修养、审美体验、理解能力等差异而产生不同的感受,其无限遐想和解读深度也大相径庭。
因此,多义的阐释空间便成为音乐艺术的独特魅力。然而,随着影像技术的全方位介入,自古以来高雅的听觉艺术——音乐被视觉化、具象化了,成为更加符合现代受众欣赏习惯的大众娱乐艺术,音乐本身的抽象感和复杂多义性被画面影像的切换、剪辑和镜头的运动、变化所破坏。人们在通过影像欣赏音乐会时,不再像现场聆听那样能够更加充分、直接、完整地获得身临其境的审美体验,其浸入感被经过剪辑的画面这种片断式的形式所打破。影像媒介介入音乐会的传播给这种视觉化的音乐会呈现带来了“眼球”效应,这势必会令人们在欣赏音乐会的过程中发生重心偏移。那么,电视音乐会的视觉化传播中该如何处理好音乐与画面——听觉和视觉的关系比例,就显得异常重要了。
2.对音乐的消解
科技与媒介的飞速发展使音乐艺术的传播方式越来越依赖于电视、电影、网络等媒介平台。如今,音乐会的传播已经形成了线上——网络传播渠道、线下——现场表演、社区互动等方式,但是从传播的广度而言,影像媒介的介入使音乐的传播形式层出不穷、丰富多彩,极大地丰富了受众的审美空间。
站在传播学的角度看,音乐艺术的表达方式是所有艺术门类中最为抽象和不确定的,它不能像造型艺术那样再现现实世界,也不会像语言艺术那样用词语就可以描绘出现实事物的独特性,它只是在流动易逝的声音中表现、传达艺术家强烈而又微妙的情感变化。
其次,音乐本身具有非常强烈的神秘感。在音乐作品中,可以找到人们心灵生活神秘而深奥的过程,找到怀疑、失望与追求理想的激动心情的反映。然而,在音乐会影像化的传播过程中,虽然图像带来了各种视觉满足和感官刺激,但也或多或少地冲击和削弱了对音乐主题表达和情感表达的理解,甚至由于剪辑或画面的视觉再现而解构音乐的内涵,从而使音乐成为画面的背景,这不但有违音乐会影像传播的初衷,也影响到受众欣赏音乐会的情感体验。究其原因,主要还是由于音乐会在拍摄剪辑的过程中摄影师或剪辑师对音乐作品理解深度的不到位、不准确,从而导致画面呈现降低了音乐会自身的艺术性和思想深度,出现音乐为画面服务的情形,最终致使影像呈现与音乐情感表达不统一。
二、电视音乐会视觉化传播的手段
通过分析不难发现,音乐与视觉有着诸多相通之处,这为音乐会的视觉化传播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人们可以从影像技术、时空转换和意境营造等方面寻找用影像实现音乐传播的策略。
1.影像技术的运用
首先是对景别和节奏的把握。由于在音乐的视觉化传播过程中,观众通过画面影像可以看到不同乐器及其不同的声音特性所传递的不同情绪感受,电视画面会针对不同的乐器选择不同的景别、角度和景深进行呈现。通过电视画面的放大,观众可以看到舞台上表演者的诸多细节,因此,在拍摄时必须摆脱长时间单一景别的记录,要根据乐器的特点、表演者的即兴发挥或华彩段落的炫技给予这些能够激发观众审美情感的情景以特别关注。同时,注意景别和角度的配合,让电视机前的观众能够通过表演者的表情、弹奏、手势、形体的摆动等细节状态捕捉和感受作品中蕴含的独特情感。此外,画面运动的速度、镜头的切换频率和剪辑手法的运用等也要与音乐作品的结构、风格、节奏、情绪相契合。
音乐节奏的表达主要是通过镜头切换的频率来体现的。在2004年之前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电视转播中,录制方式基本上都遵循了与欧洲古典音乐风格相近的理念,传统、规范、严谨,主要是多个固定机位的拍摄和推、拉、摇、移的运动镜头;而在2004年至今的十余年转播中,电视画面出现了乐队侧面角度的横移运动镜头,这是因为增加了短距离移动轨的摄像机位,它流畅地表现出不同乐器组中各乐器演奏者之间的协同配合关系,使影像与音乐在节奏上体现出完美的契合度。
在电视音乐会中,焦距运动的镜头速度与节奏有着密切关联。通常情况下,从远景开始的推镜头出现在乐曲开始,而从近景到远景的拉镜头出现在乐曲结尾;节奏稍快的音乐段落主要通过画面的快切完成,节奏舒缓的段落则多采用较平稳的推、拉、摇和平角度的缓移动。
其次,要努力捕捉现场演奏的细节。在充分了解乐曲特点的基础上,乐段的衔接、声部的过渡、乐器的交替等都要在画面中得到充分展现。如央视转播的2011年新年音乐会序曲《东方红》的引子中对于编钟的运用就别具特色;管弦乐组曲《浏阳河》以马林巴琴、钟琴与长笛等木管乐器引领,间以竖琴加入,具有画龙点睛之意;管弦乐《游击队之歌》中打击乐和管乐、弦乐的呼应对答等都是全曲中的亮点,能够引发观众的兴趣点和兴奋点,镜头对这些细节都给予了充分展示。
值得一提的是,担任音乐会演出的指挥家无不是极富个性的艺术家,他们的表情、手势和习惯动作等也是观众极为感兴趣的一部分,适时展现沉浸在音乐世界中的指挥家们的表情,既能够传达出音乐本身的某种情绪,也能为观众带来一些观看乐趣。
再次,要善于抓拍音乐会演出现场即兴的精彩段落,增强观众的现场感受力。在每一场音乐会中,即便是同样的曲目,艺术家们的现场表演都不会完全相同。由于现场表演的气氛、观众反应、表演者情绪、音响设备影响等具有很多不确定因素,各种原因都有可能影响表演者的水平发挥;而现场观众的反应和热烈程度更会激发、调动表演者的亢奋情绪,使其进入一种如痴如醉的演奏状态,超水平发挥。此时,沉浸在音乐中的艺术家们的表情、现场观众对音乐演奏的反应等,都是电视转播要捕捉的细节。当然,在视觉化传播的过程中,无论采用什么技术手段,都必须以不损害音乐曲目的美感为前提,一切手段必须服务于音乐。
2.用空间表现时间
时空本就一体,只是在对艺术的种类进行人为划分时,才有了空间艺术与时间艺术的区别。比如乐曲结束后的“余音绕梁,三日不绝”,既是音乐在时间上的延续,也是音乐在空间中存在的形象描述。音乐是一种抽象的情感表达,而电视画面所呈现的音乐会的背景、舞美设计所展现的空间、内容、色彩、形状等,都是以音乐元素为基础营造意境,契合音乐的情感表达,使观众在音乐、影像中产生心理共鸣,从而在自身的审美体验上产生新的体验和感悟的。
央视对2011新年音乐会的转播就通过空间上的视觉元素表现了时间化的音乐艺术中所要传递的环境、历史、文化和时代的氛围。根据晚会的红色主题,,、演唱,抒发了强烈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对于诠释音乐作品中的浪漫主义意境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拓展了音乐会的时空感。
音乐与画面的关联实现了时间艺术与空间艺术的结合。在电视音乐会的视觉化呈现过程中,画面空间能否与音乐完美结合、营造意境,抒发情感、拓展音乐内涵、增强音乐传播的效果,这一切都取决于音乐会在视觉传播中的影像创作。只有实现从时间艺术向空间艺术的跨越,彰显影像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和阐释,将影像与音乐完美融合,共同作用于人们的视听感官,才能实现良好的传播效果。
3.用“画境”诠释“乐境”
在音乐的视觉化传播过程中,无论是多种技术手段的综合运用还是时空概念的相融相济,都建立在人类相通的审美体验基础上,通过意境的营造使音乐与影像达到统一。当然,意境在不同艺术中的营造方式是不同的。在以听觉为主的音乐艺术和以视觉为主的影像艺术中,意境的营造具有共同性,这也是音乐视觉化传播最为重要的因素。
通常而言,音乐被人们认为是表现人类心理情感的时间艺术,而影像、绘画、雕塑等造型艺术则被认为是表现人类心理情感的空间艺术,但这种区分只是相对意义上的。造型艺术可以通过线条、色彩以及形体的变化来表达时间的流逝,诺瓦利斯就称绘画与造型艺术为“音乐的外形”;而音乐较之绘画则要更远一层,这是由音乐的非空间性感知方式所决定的,但是这并不能排除由音乐而产生视觉联想的可能性。各种各样的“音画”“音诗”以及人们在音乐审美中对视觉形象的联想,已经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
在电视音乐会的视觉化传播就是通过这种人类心理上对自然和人本身的相似感知来传达作品所蕴含的思想和情感的。格里格在乐曲《皮尔·金特》中就是以这种手法准确地描摹出“日出”的景色;而在聆听拉赫玛尼诺夫的《第二钢琴协奏曲》时,乐曲的中低音区与大海蔚蓝的色调,对人们有着相似的心理感知;音乐节奏和旋律的有机组合,与大海律动带给人的感受形成了相同的审美体验。以审美体验为中介,音乐音响与自然景物在众多方面都有着相互一致的对应关系,这就为通过更加具象的视觉传播提供了重要的心理基础,通过相似的审美体验为受众营造审美意境。
不难看出,视觉艺术与听觉艺术不仅有着共同的时空感觉,而且有着共同的审美旨趣,这是音乐会视觉化传播的理论基础。音乐会的视觉化传播能够使听众通过影像体验到身临其境的美感。多个艺术门类相互融合是电视音乐会视觉化传播的显著特征,因此,不仅要提升电视和音乐方面的专业技能与素养,还要关注其他姊妹艺术与高科技发展的最新动向,寻找不同艺术门类在现代传播中的结合点,在充分彰显音乐艺术魅力的基础上,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为观众奉献上具有时代特征、契合观众审美需求的精品电视音乐会。
“中国电视”微信公众平台依托《中国电视》杂志、《中国电视》理事会、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等资源,突出品位性、权威性、服务性的“三性”基调,拒绝庸俗、媚俗、低俗的“三俗”话题,致力于提供业内需要的最权威信息!
“中国电视”微信公众平台投稿邮箱:Tvlishihui@vip.sina.com
微店名:中国电视
快速进入选购!
杂志订阅、图书购买可长按二维码或扫一扫进入“中国电视”微店哦!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