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风光摄影中,相信你一定遇到过这样的高手,就是同样的山水,为何有的人就是能抓住瞬间的变幻莫测呢?是好运气吗?还是老天爷特别垂青?其实想要拍好风景摄影,准备好器材外,还要了解自己想要呈现的拍摄主题,进而切入着墨于画面中的构图,取景角度,前景、中景及后景的交替运用,再者观察拍摄环境里的动态要素,在时机成熟的时候,将这几个元素结合在一起,就能完整地带出具有个人特色的绝色名景!
题材的选择
风景摄影题材是很广泛的,除了名山大川、森林原野和名胜古迹外,城市风景、工矿场景、夜景、农村面貌、湖滨公园及一切大自然景物等,都属于风景的范围。拍摄风景照片与其他内容一样,在拍摄前,首先要确定拍摄景物的主题,然后再考虑如何表现主题。这样,照片上才有中心内容,才能表达出作者的思想意图。任何一张没有中心内容的照片,即使这张照片的光线怎样好,构图怎样美,层次怎样多,色彩怎样鲜,也是失败的。所以,风景作品要求和写文章一样,要有章有法。照片上的光线、构图、层次和色调都是为了表现内容的技术,不能作为决定画面的目的。
选择每一类风景摄影的题材,事先必须对景物作充分的了解,并要深入地了解景物的各类特点和情况。例如拍摄城市风景时,每一个城市都有它的不同内容和特点,哪些是新建的,哪一些是有历史意义的古代建筑,哪个公园最优美,哪条马路最宽阔,哪一段高楼大厦林立较多,什么时候最热闹,以及什么时候光线照射最适宜等等。这一切都要经过详细地观察了解后,才能选择出较好的题材作为我们拍摄的主题,以及确定每个景点应用的光线和采取的镜头角度。
▲拍摄峨眉山金顶。峨眉山金顶,应该选择日出以前进行拍摄,才能让云雾笼罩的时刻尽数纳入镜头中。
▲拍摄商场。在进行城市拍摄的时候,则需确定要表现城市的哪一方面,如果是繁华,那么选择行人稠密的地区不失为一种良策。
取景和角度
一张完美的风景照片,除了要有表现主题的主要景物以外,还应该有其他的物体作为衬托。这主要景物和衬托的物体在摄影术语中就叫做主体和衬体,物体是有主次之分的,这在画面上应该要有适当的安排,一般是把主体安排在画面上重要而明显的地位,衬体只位于整个照片的或上或下,或左右的一部分地方。
有显著建筑作为景物目标的风景,应当以建筑物作为主体,有些景物的主体不只是一个而是很多个,甚至可以占满整个画面。我们在拍摄这类景物时,首先要决定它在画面上应该占有的位置,然后决定采取的数量,再选择拍摄的镜头角度。
▲西递牌坊。由于数量众多,在进行安排构图时需要拍摄者用心进行选取角度。
没有建筑的自然风景照是比较多的,正因为它没有固定的景物目标,所以自然风景的景物范围就比较广,可取的拍摄位置也比较灵活,在没有固定主体目标的自然风景里,应根据景物的自然条件并结合理想的太阳光线来决定景物范围和拍摄角度。例如桂林山水风景,山川必然有山有水,究竟应以山作主体,还是以水作为主体呢?这就要根据所拍摄的景物情况来决定了。如果是河流近而山层远的山川风景,就应以河流作主体;反之,则应以山作为主体。
▲以河流做主体
▲以山做主体
拍摄以河流为主体的照片时,必须把河流安排在画面上最明显的地位,然后再把远山安排在河流的远处或两旁,作为陪衬河流的衬体。河流景物的水平线一般都是很明显的,最容易把画面划分为二,影响到主要和陪衬物体的联系。因此,如果采取的河流是横过画面的,我们最好选择有明显直线条的物体(如木船、桅杆和可作近景物的树木枝干等)冲破横的水平线,或以较远距离的船艇作为近景。
▲以船冲破水平线构图
如果拍摄的河流是弯曲的,它的水平线就不会很明显地划分画面。但为了显示出河流的深远,就应站在较高的位置以俯视角度拍摄。这样不但能显示景物的深远,而且弯曲的水平线在画上形成弧线就可以增加了线条的美感。
▲俯视拍摄弯曲的河流
山川风景也有不少山近而河远的,这就必须以山为主,以河为辅。山必然高于河,在山近河远的情况下,站在山下不但不能看见河流,也不会完全看见山间的面貌。因此,拍摄山近河远的景物,就必须站在高山上,采取山层作为主体,用俯视角度拍摄,使白色的远河在山层间呈现。
▲俯视拍摄山体
拍摄没有河流可见的山层景色,可选择站在高山上摄取山层为远景,也可站在山下拍摄山形。应采取一些适当的景物作山景的陪衬,才会在画面上形成孤山的感觉。表现出高耸雄伟或山峦峻秀的气势,最好要寻取适合衬托高山的物体,使山景在画面上显现得更美而不至于枯燥无味。
▲为高山选择衬托
森林与原野同属于自然风景,也是没有个别固定景物目标的风景。森林的景象是随着不同的季节而变化的,原野也会因不同的生产情况有不同的场面。例如森林里的树木在四季中有它不同的色调和疏密程度;原野上有数不尽的牛、马、羊群或各种丰茂的庄稼。森林与原野虽同是适宜用大场面表现景物,但森林与原野的取景方法也有所不同。拍摄森林需要身处林中,选取有远有近,有高有低,有疏有密的树木场面,以平视的镜头角度拍摄,才能在画面上显示出广阔、深远的森林面貌。
▲平视角度拍摄森林
如果站在林外拍摄,在画面上就只能看见浓密且颜色沉重的树林,不仅与天空的色调极不调和,而且没有景物的深度感。原野则是一片平地,如果不站立在适当的高位俯拍,也同样不能把原野上的生活现象全面表现出来。
▲站在林外拍摄森林
城市风景是以街道和建筑物为主的风景,每个城市都有它的不同的特点和内容。拍摄城市风景,必须着重表现出这个城市的地方特色和繁荣景色,所以拍摄时就要根据它们不同地方特点来选择所需要使用的镜头。例如,上海不仅临江并且是中国最大的城市,水道交通畅通国内外,堤岸一带高大的楼房也比较集中。拍摄上海城市风景,就应要选择能表现上海特点和规模的外滩作为拍摄重点。
▲拍摄上海风景
拍摄堤岸城市的市景要有适当高度的立足点(站在四、五楼为宜),否则站在过高或过低拍摄距离较近楼房的景物,容易造成楼房线条不平正,变形的效果。市区其他繁华、热闹的地区,则要寻找较高的拍摄位置来表现它的热闹情景(例如夜市),因为这样既能表现出这个地方的特点,又能说明它的繁荣,才会拍摄出气氛较好的城市风景作品。
▲拍摄市场来表现城市
拍摄农村风景应结合农村的优美环境,尽可能地利用可拍摄的范围来显示出农村广阔的面貌。农村的房屋一般都不高,而且较为聚集,如果站在村庄附近的山坡上,就可以得到不错的表现。因此,拍摄时为了呈现农村的面貌和深远丰茂的庄稼,表现田园的线条等。最好寻找较高的山坡为立足点,其次,最好加以利用一年四季农村不同的景色、农作物、色块等,作为有利的拍摄选择。
▲拍摄农村风景
前景、中景和后景的运用
如果要表现画面上的透视、立体感、纵深感等,前景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是早晨、晚霞或是阴天,「前景」色调就会较深,但是如果有阳光,且前景的物体色浅,那么又会形成深色背景,前景又显得浅色,这种情况多数是逆光照片。
▲应用前景
中景
通常一张风景照片的主体都是放在前景与中景之间,所以中景的处理非常重要。有些照片的主体在中景,是色调变化的中心地区,运用前景和远景为中景陪衬,能达到表达主题的目的,但是主体位置亦不能过于置中,而要放在中间的左或右侧,这样较为活泼。因为如果主体在正中,很容易因为被四面的景物重重包围,使得画面局促不安、呆滞而缺乏生气。
▲应用中景
远景
远景的作用是将风景的景物扩展开并足以烘托意境的气氛,加强画面的美, 增加人们的想像力和感染力。远景的色调以浅色调的居多,中色调和深色调也有,不过比较少看到。但是从整张风景照片来看,未必前景、中景和远景都有,有些只有近景和远景,有些只有中景和远景,那就要看具体的拍摄情况了。
▲应用远景
掌握风景摄影中的动态要素风景中往往包含了人物或其他动态物体。他们能充实景物的内容,也可为景物增加生动感(生气)和透视的比例感。人物在画面中可作为主体,也可作为衬体,或作为点缀。一般情况,在拍摄场面较大以及人物安排在远处的景物时,就会以人物作为衬体。在中小场面而人物又较近的景物中,通常就以人物为主体。
▲以人物作为衬体
不论画面里的人物是主体或是衬体,他们的动态和形象都应该是正当、合理的,因为人物的动态和形象是我们每一个人所熟悉的。决定景物题材和拍摄范围的时候,既要考虑到人物的数量和安排,又要考虑如何抓取人物的好动态。有时,景物中的人物所在位置不一定完全符合我们的要求,又或人物的动作不合要求。其实人物及其他动态物都有他们的动作规律,有些动态物也有他的特点,如果掌握得不好,大好的美景常会因动作不好而遭受破坏。
所以,我们拍摄时,就应掌握住这些特点,不要把在步行的人拍成一条腿,甚至人物呆呆地看着镜头;也不应把景物中四足俱全的牛、马、骡等拍成二、三只脚,或者没有尾巴等。以上的现象,就是因为我们在按快门时没有掌握好动态物体的动作规律所造成的,它影响了景物动态的表现,才会给人一种不自然的感觉。
▲以人物为主体
旅游风景摄影网微信号:lvyou1788
最新最全的摄影技巧教程,汇聚无数知名摄影师的实用摄影经验和技巧,是国内最好的摄影学习平台
↓↓↓↓点击下面“阅读原文”一键关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