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人物摄像交流群

【镜头背后】讲座:诗情画意聊摄影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听过《从古典艺术中学摄影》?喜欢Mary迷人的声音亲和的分享?那么,再次随Mary乘一叶轻舟,于诗情画意中体会摄影。
丰富内心增加内涵,你的镜头折射的美会愈加动人。

好声音岂容错过,先一起听听Mary本次分享内容的语音节选吧。


摄影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常说前期决定后期,前期不仅包括参数设置、滤镜使用等技术手段,也包括我们心中对画面的构想。每个人心中的画面怎样?功夫在画外了。谈谈技术层面之外,我的感悟:

月光如水水如天 - 摄影中的色彩
游春人在画中行 - 摄影中的构图
似曾相识燕归来 - 摄影中的情感

月光如水水如天 - 摄影中的
色彩

从诗词中发现色彩之美

丰子恺年轻时,一次去西湖边写生,天色已晚,他感觉无法准确把握月光下西湖的色彩,怏怏而返。朋友看到他失败的写生,随口吟道:“月光如水水如天”。如醍醐灌顶,他忽然明白,月光下的水天本该一色,而自己却执拗于它们的层次。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月光的皎洁,含着淡淡的清冷和哀愁;“花吹影笙,遍地淡黄月”,月色是暖调的,有温暖。那么,月下风景,可以是皎洁的冷月也可以是淡黄的暖月。文学,提示了色彩的感觉。


诗词描绘色彩非常精到,而且,不仅仅在描绘自然,也在描绘内心,从而影响到我们目光所及。

作者:Mary Zhang

层峦叠嶂,青山如黛”,是大自然呈现的色调,更是诗句提练后的美感,摄影,要如诗句,通过拍摄和修片,强调突出自然的美色。

王维的诗多咏山水田园,画面感强,读来景色犹如眼前。“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我们喜欢追逐夕阳朝霞,希望有颜色冷暖对比,色彩抓眼球,但是,有时 “山色有无中”的感觉更美妙。

比如“春来江水绿如蓝”,注意观察会发现,万物复苏时,青草碧树蓝天白云映在水中,自然映出碧波春水。
作者:Mary Zhang

这张照片拍于古漪园,不是大场景,但是,早春的景象,安静悦人。

作者:蔡头咖咖

朋友蔡头拍于渔山列岛的照片。夕阳西下,“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的感觉。

很多自然美景在诗词中都有生动描绘。感受诗韵,让文学的美折射于内心,会使审美升华。

从绘画中学习色彩

作者:Mary Zhang

多年前于新安江拍到这张照片。初冬的清晨,江面薄雾弥漫,渔船划过晨雾,缓缓驶来,美得让所有人震惊。这是自然中的色彩,也是绘画中的色彩。

【镜头背后】群小管家爬楼暗号中有一句“要出晚霞了,大家快去爬楼啊”。天气好大家都跃跃欲试拍晚霞出大片,我也热衷这样的壮美。但是那些有雾的天气,那些阴天,是不是一定就不美呢?这个时候自然界会呈现另外的美感。

分享两位画家的画,看看“高级灰”的美。

作者:惠斯勒

惠斯勒是十九世纪中晚期美国画家,他的夜曲系列很有名,它们没有绚丽的色彩或明亮的对比色,大都是单色调的,或棕色,或黑色,或者有点灰绿,画面看上去不很清透,好像有隆冬的雾或水汽在弥漫,颜色过渡也非常平缓。画面风格沉郁,仿佛如歌的行板。这是高级灰的一个典型代表。德彪西受其画作影响,做了《夜曲》三部曲。看这些画配德彪西的乐曲,蛮有意思。

惠斯勒的画并不符合当时的审美,受到批评家的质疑与讽刺,甚至引发诉讼,但庭审成就了一次关于劳动与艺术品价值的公开辩论。对作画时间与画作价格不成比例的质疑,惠斯勒回答:“画的价格包含了我用一生获得的知识。
作者:惠斯勒

引起这场官司的画是《黑色和金色的夜曲:降落的烟火》,描绘公园绽放的焰火,很黑金风格。

这样的画不会像那些色彩明丽的画作一样,第一眼就吸引我们,但是它会让人在画前驻足沉思,就像一首诗《感应》写到的:

仿佛远远传来一些悠长的回音,
互相混成幽昧而深邃的统一体,
像黑夜又像光明一样茫无边际,
芳香、色彩、音响全在互相感应。

能达到通感般的绘画效果,是因为他用画笔描绘内心,用一生学识描绘内心的感悟。摄影亦然,按下快门时就该知道要表达的是怎样的自己。

弗里德里希,十九世纪上半叶德国浪漫主义风情画家,另外一位高级灰的代表。

弗里德里希早年衣食无忧,但随着母亲和兄弟姐妹过早相继离世,他的成长道路中少了本该有的阳光,反映到他的作品中,他的画作伴有忧伤和内省的成份。

《海上月初升》    作者:惠斯勒
《海边修道士》    作者:惠斯勒

《海上月初升》和《海边修道士》都是忧郁气息的暗暗的蓝调。弗里德里希也强调用内心描绘画作:“当你闭上肉体的眼睛,你就第一次能够用心灵的眼睛观察你的绘画。”是的,睁着眼睛,我们看到大千世界的很多东西,闭上眼睛,我们就选择性地回忆记忆深刻的东西,也是最触动内心的东西。

这两位画家都少有明艳的画作,但这不妨碍他们成为伟大的画家。摄影师也应该听从内心,表现触动心底的东西。

作者:Rene Maltete

这是法国一位摄影师的作品,似有淡淡的伤感和孤寂,类似《海边修道士》的感觉。

作者:甲壳虫

上海的摄影师常拍陆家嘴三件套的标准照,希冀抓住朝霞晚霞,但这张灰调的片子没有炫目的光彩,却能让人感觉到繁华都市难得一现的宁静时刻。

大自然中发现色彩之美
夏日的雨后,在小区散步,天空非常漂亮,不纯粹的蓝,有点灰,明度比较高的灰蓝,云也是淡淡灰蓝,整个天空干净极了,我一下就想起周杰伦唱的那句 “天青色等烟雨”。
这张照片拍于美国圣巴巴拉海滩,当时天空像水彩渲染的颜色,几乎没见过这么美的色彩。
作者:Mary Zhang

前段时间去渔山列岛,看到这样的天空,一下就想起圣巴巴拉海滩的天空,一样有着粉色、粉紫、粉蓝,蓝的天色,所以后期时就把自然中的色彩之美,还原到画面中,于是有了这张渔山列岛。

将自然美景与文学、绘画结合起来,我们的触觉就更丰富,看到的美就更多。美一旦植入内心,镜头的表现就动人。
 
游春人在画中行 - 摄影中的
构图

诗词中的透视

游春人在画中行,万花飞舞春人下” ,李叔同《春游曲》的歌词,画面透视感极强。

距离越远,视线以下的事物在画面位置越高,视线以上的事物在画面位置越低。

水天相接,就是这样的透视关系:视线下的往高处走,视线上的往低处走,到最远端便水天相接。

作者:施健

孟浩然“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就在说旷野天空比树还要低,这张图也是很好的说明。

如果心里有这些诗,不但能提升对美的感知,也能启发机位的设置。拍风景经常用到广角,显然机位越低越容易凸显这种透视关系,拍摄时不妨把机位降低,看看会有怎样的画面。

再比如“黄河远上白云间”,“黄河之水天上来”,浪漫主义的写法,如果用透视关系来理解,这是透视关系写实。

当然,用科学分析诗多少有点味同嚼蜡,但事实上,绘画和摄影都离不开透视,文字美中加些科学思维,可以帮助我们摄影中做一些改变,科学地想一想,再艺术地想一想,蛮有趣的事情。

框景构图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做摄影的一听就知道这是框景构图嘛。 再比如“槛外低秦岭,窗中小渭川” 也是拿门和窗做了框景构图。

说到框景构图,放两张刚刚去世的摄影大师马克·吕布的作品,在此表达对大师的敬意。
作者:马克·吕布

长焦和广角

拍风光广角是利器,长焦也是重器。“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中感受的都是长焦压缩空间后的画面。我们要思索用怎样的眼光去看自然界丰富的美,不同焦段有不同的表现力,多做尝试。

作者:施健 

似曾相识燕归来 - 摄影中的
情感

视觉体验,不仅仅停留在视网膜,更是诉诸全部感官。看待世界,心境不同,感受迥异。

似曾相识燕归来”,我们并不知道那是不是去年家门口的燕子,但是,如果认定曾经的燕子飞回自家屋檐下,看它时的情感诉诸就不一样。带着情感看待事物,跟不带感情,感觉不同,所见更美,所感更温暖。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悲伤难过时,花似滴泪,鸟鸣惊心,我们赋予自然万物以自己内心的情感。

诗词激发灵感
几年前,我跟几个朋友去安徽黄山附近的呈坎,那时候那里还没有什么游客。走出呈坎的罗氏祠堂,夕阳西下,祠堂前几个孩子在玩,我的感觉就是“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去吴哥崩密列,夕阳映照的废墟边孩子们在玩耍,也是这种感觉。

没有感知积累,这些场景就很平常,不过是小孩在玩耍,可是,当我们知识丰厚因而有了情感植入的时候,再看,那些石头就是不一样的石头,那些孩子的笑容就更意味深长。

一代宗师何藩先生的作品,构图简洁洗练,光影迷人,很多作品拍摄于半个世纪前,但我们依然感觉表现手法很现代,意境耐人寻味、隽永悠长,那些时光印记都在光影里。

何藩先生也常从诗词中获得灵感。
《勿忘我》   作者:何藩

《勿忘我》拍于1949年,再创作于2012年,何藩先生说创作这幅作品有感于“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深闺梦里人”。那些战乱中失散的亲人在哪里?照片传递的信息会撞击我们的心。

《夜幕降临》  作者:何藩

《夜幕降临》灵感来自哀江南赋的“日暮途远,人间何世”。

作者:柯锡杰

《夜幕降临》这幅作品让我想起台湾摄影师柯锡杰1986年拍于大陆的《冬之邀请》,两幅作品所表现的情绪非常相似。

我做家庭摄影,经常拍孩子,拍家庭,泰戈尔的诗常常给我灵感。
作者:Mary Zhang

他知道有无穷的快乐藏在妈妈的心的小小一隅里,被妈妈亲爱的手臂所拥抱,其甜美远胜过自由


作者:Mary Zhang

我人很小,因为我是一个小孩子,到了我像爸爸一样年纪时,便要变大了


作者:Mary Zhang
看到这样的米其林宝宝睡着的样子,我会想到“仙乡里的梦婆飞过朦胧的天空,向你飞来”。

郎静山先生说过“放眼多情生野趣,游踪莫负好时光”,当我们以一颗有情的心去看世界的时候,我们就能在一粒沙里看到世界,在一朵野花里看见天国。

风景中的人

有形的人

前段时间【镜头背后】群友Wing分享做大赛评委从海量图片中选出作品的过程,讲到画面中人的重要性,我印象特别深,心有戚戚焉的感觉。

记得中学语文课本有篇文章结尾,大致是说人是自然界中最伟大的存在,一切景物因为人的存在而变得不一样。

读柳宗元 《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几乎空无的世界,渔翁独钓于此苍茫中,画面感非常强,这就是人的重要。

蝶来风有致,人去月无聊”,人不在,世界空寂,觉得月亮也无趣了。
作者:柯锡杰

这是刚才说到的台湾摄影家柯锡杰的作品,我们可以看到窗后微笑的祖母,假如这扇窗只是黑黑的空洞,这幅图感觉就不一样了。

无形的人

有时候,画面中并没有那个天地间伟大的人的存在。再来看柯锡杰的两张片子。
《黄衫客》  作者:柯锡杰

《黄衫客》,图中有人,他在想什么?我们会去猜测黄衫客的心思。

《观海》  作者:柯锡杰

《观海》,只有一把椅子,没有人,但看图时,我们心里会有一个人,坐在这里看海,他是怎样的心情?

作者:Hengki Koentjoro 

这是印尼一位极简主义摄影师的作品,同样,空的椅子,没有人,但是我们心里会想像两个人在吃早餐,或喝茶,面对远山……

野渡无人舟自横”也极有画面感,没有人,可是我们会觉得此舟曾有过“孤舟蓑笠翁”这样的人的。

作者:Mary Zhang

几年前在新安江徒步时拍的图,我叫它《时光之船》,一艘晨雾中的弃船,也是没有人的画面,可是会有时光感,让人想到曾经的过往。

《等待维纳斯》  作者:柯锡杰

柯锡杰的作品《等待维纳斯》,曾在2000年英国佳士得拍卖会上以摄影作品最高价拍出,创造了台湾地区摄影界的新纪录。
《维纳斯的诞生》  作者:波提切利

一般会觉得《等待维纳斯》三分构图严谨但海的地方比较空,可是因为叫做《等待维纳斯》,我们会被带入希腊神话,想像浪花中诞生踏着贝壳浮出水面的女神,空的画面似乎就满了。当然,因为拍卖成功,我们习惯性地找出很多成功的理由。但即使退很多步来看,面对蔚蓝的大海,因为丰厚的艺术素养积淀,作者的感受才更丰富,才会拍这样的画面,才能起这样一个名字。

摄影师的情感是透过镜头传递进画面的。

错置的情感


两张壶口瀑布。前一张的慢门拍摄适合壶口瀑布么?我们的文化,黄河是母亲河,不是温良谦恭的小溪,而是奔腾的大河,是“黄河在咆哮”,气势恢宏的壶口瀑布拍成这样,就不如后一张手机或者卡片机图,两者呈现的精神是不一样的。

脱离文化范畴默认的东西和定义,缺少了该有的知识沉淀,一味模式化拍摄处理,摄影就失去了表达。纯粹模仿某些技巧是毫无意义的,就如作画,有些人可以成为画家,有些人就永远是画匠,无论手笔多么有技巧。

摄影中拍海拍水经常用到慢门,但是不是只有这一种形式呢?从摄影角度看,日本葛饰北斋著名的木刻版画《神奈川冲·浪里》就仿佛是高速快门记录。

《神奈川冲·浪里》 作者:葛饰北斋 

澳大利亚摄影师兼冲浪爱好者Ray Collins,得益于他独特的爱好,他拍的浪跟我们平常见到的不一样,全部用高速快门来抓住浪的瞬间。这种表现力跟慢门拍摄是完全不同。

作者:Ray Collins

另外,慢门拍摄,什么时候慢到雾化,什么时候慢到拉丝,也应该遵循自然,如果把奔腾咆哮的海雾化了,如果慢门速度太慢了,对海是一种嘲讽吧。

再比如荷花,《幽梦影》中,“菊以渊明为知己,梅以和靖为知己,竹以子猷为知己,莲以濂溪为知己”,濂溪就是指北宋周敦颐,他的“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也”,已经赋予荷花文化定义和情感: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把荷花弄得太过复杂或者颜色调得太过妖艳,未免拧巴。

情感影响作品
《虞美人•听雨》蒋捷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
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一样的雨,不同的年纪,不一样的感觉,情感是能够影响作品的。正如同“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桃花依然是那株桃花,可是人不在,感觉也就不一样了。摄影作品中也经常有这样的表现,就是情感影响作品。

我每年春天组织女摄影师在杭州聚会,都是做儿童摄影亲子摄影的,按说我们表现的东西也都应该差不多的,但今年聚会的一次外拍中,几乎同机位拍出片子,还是不一样的。对色彩的感受喜好不一样,情感不一样,成片也是不一样的。

作者:大迷糊 
作者:崔渝平
作者:蔡头咖咖
作者:Mary Zhang

渔山列岛的片子,四个人同时间,同机位,出来的效果也是不一样的。

我那段时间在学水彩,拍的片子也偏水彩风一些,后期上更多是用画笔去完成,其实就是将自己的经历感情投射到作品中了。

我跟朋友聊摄影时说,摄影的第一阶段是所见非所得,那时没有技术,拍的照片还没有眼见的风景好;第二阶段所见即所得,看到什么就拍到什么;第三阶段是所想即所得,艺术素养不断提高,可以把情感准确传递到照片里边。
今天用诗词和绘画分享一些我的感悟,关于色彩,关于构图,关于情感。美是要用感情来感受的,当我们对美的感知不一样的时候,楼上看山,城头看雪,灯前看花,舟中看霞,月下看美人,可能就是另一番情境了。

以安塞尔•亚当斯那段著名的话作结语:“我们不只是用相机拍照,我们带到摄影中的是所有我们读过的书,看过的电影,听过的音乐,爱过的人。”是的,那是我们走过的路。

做更丰富的人,广泛地阅读,广泛地体验。我们真正丰富了,我们的镜头语言也就更饱满了。

美无处不在,最美的风景在我们心里。

 
Mary Zhang

曾于大学任教、外企工作多年,
后从事家庭摄影,开办个人电台。
2015.9起讲授《欧洲艺术欣赏》,
2016.3开启《欧洲艺术之旅》微信课堂。
公众号和微博:MaryFOTO
喜马拉雅电台:曼居
图片博客:http://imaryzhang.lofter.com

*文中未标注作者图片来自网络


【镜头背后】往期精彩内容回顾:

讲座:从古典艺术中学摄影
向摄影界一代宗师何藩先生致敬
润物细无声-马克眼中的世界
讲座:摄影作品版权

更多精彩内容请在【镜头背后】公众号中发送“目录”查看。
本文由Mary Zhang主讲【镜头背后】整理编辑
其它媒体如需转载请与本群联系并注明出处

排版、编辑:大迷糊
 编审:JYL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