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人物摄像交流群

【职工文苑】旗袍殇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民国乃至中国的历史潮流中,都有一个独特的线条翩然起舞,那就是“旗袍”。不论是酒醉灯迷的大上海,还是清新古韵的江南小巷,摇曳生姿或者撑伞回眸的美人好像都是在旗袍的包裹之下,散发着迷人的浪漫气息。那些身着玲珑锦衣的美人,书写着民国的美和痛,而现在当我们站在历史的彼岸,回望当时,回看今朝,留下的却只有遗憾和叹息。

上个世纪中叶,由于历史原因和时代局限,当年风情万种的旗袍跌落谷底,即使在后来有所回升时,却还是給人以昔日繁花,风光难再的感觉。到了今天,灰烟滚滚的街景,疲惫的人群,旗袍的华丽精雅就更是格格不入了。因此,或束之高阁,立存于柜中,闲暇时把玩一番;或变为礼服,巧笑嫣然,演绎着番番“好戏”;或变成特殊制服,搔首弄姿,令人唏嘘。总之,那袭风情万种的旗袍和那个千姿百态的时代,终归变成了回忆。

有人说,这是因为男女平权一说的兴起,女性在工作生活方面的支撑力显著提高,而旗袍更多的偏向于观赏性,却缺乏实践过程中的活动力和便利性,所以,现代女性逐渐倾向更好作业的裤装服饰,这个理论乍看或许有着部分逻辑性,但是细究下来就会发现,其命题在一开始便是荒谬的,如果它是成立的,归咎到底,所证明的也不过是工作与美丽的逆反性。可笑的是,工作与美丽,前者是生活的体验和组成,后者是对待生活的态度和追求,二者不仅不应是矛盾的,更应是相辅相成,紧密结合的,“工作的女人最美丽”,不正是说明如此了。

还有人说,可能是因为东方女性集体审美的变幻,旗袍已经不符合当下的审美标准了,但是近代以来的旗袍之道,所讲究的一直是含蓄与性感之间微妙的平衡,而这恰恰正是女人所追求和向往的美丽至极,是哲学和美学的最初的魅力所在,因此,只要有女人在,只要有“人”的存在,旗袍就永不会退场。它的没落,只能是时代发展和潮流演变的暂时结果罢了,和审美却是关系不大。

而就我个人而言,我认为旗袍的遗憾落幕,更多的应该“归咎于”现代人浮躁跳脱的集体性格,“近善的纯粹过去,近恶的浮华渐浓”。一直以来,旗袍所体现的是东方女性的温婉安静之美,是“家居劬劳务实,出客神情散朗” 的幽雅贤惠干练,而现代人忙碌于工作,浮躁于内心,纠结于外物,旗袍的低调奢华即不能满足个人的标新立异,也不能体现群体的个性张扬,因此,只能被大众遗忘一角了。“性格决定命运”大概就是这种情况了。

在浩浩汤汤的历史洪流中,旗袍,见过了悲欢,见过了繁败,风尚来来去去,不变的是我们记忆中最纯粹的那份手艺和敬意。可是到了今天,机器代替手工,模仿代替匠心,旗袍变得千疮百孔,“现在的旗袍上面长满了虱子”,一位网友如此形容当下旗袍的窘况。当年一针一线勾勒奇迹的时代已经成为过去,留下的只有流水作业下的粗制滥造,如此来看,旗袍的没落或许也是一种庆幸了。

旗袍之殇,殇于时,殇于众。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