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之前的摄影从头学第二期里
光圈部分解释了光圈与虚化的关系
今天想单独拿出来聊聊
这是我们常见的镜头结构图
球面、非球面组与组之间相互配合
消除色差,畸变,色散这都是配合的附加结果
这中间还有一个基本结果就是得到清晰的画面
达到平面镜的效果
这是成功合焦时的示意图
我们在确定了要拍的主体后——对焦——合焦
合焦的过程中马达驱动着几组镜片运动,从而使对焦点清晰
而这个清晰的过程其实就是让对焦点的图像通过小孔成像的原理汇集到同一个点上,而这个映射的焦平面在我们相机内自然就是感光系统
物体的像在一开始进入镜头时是分散的,也正因如此,我们才会安排多组球面。非球面镜互相配合,将分散的入射光整理后投射到焦平面上
对焦点的像通过多层折射后映射到焦平面的同一个点上
而对焦点周边来说,因为离焦平面的距离的不同
小孔成像映射后图像汇集不到同一个点上,作为分散的图像显示在画面中
点与点之间距离越远结的像就越分散
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虚化
在明白了虚化的形成之后我们继续代入光圈的影响
当光圈收小时,图像的映射路径就变窄了很多,上限与下限之间距离不远
我们不管怎么运动镜片,最后结像时分散的范围就会变窄
而且随着光圈的收小,分散的范围会越来越窄
当光圈放大时,映射范围的变宽会造成两个影响
一个是对焦会变得困难,对焦点的像映射到同一个点会变成一项艰巨的工作
如果某一组镜片运动有微小偏差
那么可想而知,焦平面结像时最清晰的画面可能会在对焦点的附近而不是对焦点上
也就是经常说的跑焦
另一个是非对焦点结成的像分散程度会很高
也就是我们看到的虚化程度严重
人的眼睛分辨景物时对这个分散程度有直径的要求,越小越清晰,大于一定值时,就不能分辨了,形成一个模糊的范围,大光圈时只有对焦点附近的成像区域,这个分散度才足够低,才能够被人眼分辨。
这个圆叫弥散圆,人眼能分辨的部分叫做容许弥散圆。
我们可以看到,光圈越大时,弥散圆的分散度就越大,可以被人眼分辨的允许弥散圆区域就越小。也就是我们说的景深越浅,换到画面上来表现就是只有一小部分是清楚的,大部分是模糊的,虚化的。
而光圈收小时,景深范围就随之增加了。画面中的清晰的范围也相应增加了。
让画面中想清晰的地方变清晰是如此艰难的问题
多组镜片的配合,周密的马达计算驱动
当然还要与感光系统的全时配合,相机背后每一点都隐含了复杂的劳动智慧
起步时间比较晚的中国相机制造业还处在起步阶段
虽然目前还在生产手动对焦镜头的阶段,但梦想总是要有的
说不定实现了呢
曾梦想仗剑走天涯
看一看世界的繁华
THE END
如果你喜欢镜间十月
可以告诉朋友们,也欢迎自己收藏,帮助我做的更好
谢谢你的支持
镜间 TIPS
周一到周日
随机更新图文
如果一周都没更新,肯定是你断网了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