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艺术是民族文化的活化石,而剪纸艺术作为民俗文化的陪衬,在民间顽强地生长,延续到了今天,显示了它生命力的旺盛不衰,也显示出中华民族的恢弘气度和深邃的文化底蕴。近日,“90后”剪纸艺术非遗传承人谭琴做客国学讲座,为大家讲述剪纸艺术的神奇魅力。
剪纸刚刚“诞生”时,人类还不会造纸术,我们的先祖就用树叶和金、银、帛剪成物象的剪影。
最早被载入史册的剪纸作者是公元前十一世纪西周时期的周成王,《史记》中载有其“剪桐封弟”的故事:有一天,周成王姬诵用梧桐叶剪成一个玉圭的图样(“圭”是古代帝王或诸侯在举行典礼时拿的一种玉器),把它赠予弟弟姬虞,令其到唐国去当诸侯。君命不可违,姬虞只好拿着周成王剪的“圭”去了封地。
到了唐代,剪纸已处于大发展时期。民间出现了利用剪纸形式制作的漏版印花板,人们用厚纸雕刻成花版,将染料漏印到布匹上,形成美丽的图案。另外,在敦煌莫高窟也出土过唐代及五代的剪纸,如《双鹿塔》《群塔与鹿》《佛塔》等都属于“功德花纸”一类,主要是用来敬供佛像,装饰殿堂、道场。
在南宋时期,我国已经出现了以剪纸为职业的行业艺人。据宋人周密《武林旧事》中记载,此时杭州的“小经济”多达上百种。其中就专门有“剪镞花样”者,有的善剪“诸家书字”,有的专剪“诸色花样”。
到了宋代,因造纸业成熟、纸品名目繁多,剪纸艺术开始普及化,如成为民间礼品的“礼花”,贴于窗上的“窗花”,或用于灯彩、茶盏的装饰等等。在宋代民间,剪纸的运用范围逐渐扩大,江西吉州窑将剪纸作为陶瓷的花样,通过上釉、烧制使陶瓷更加精美;有的用驴、牛、马、羊等动物的皮、雕刻成皮影戏的人物造型。
清代时期,剪纸手工艺术走向成熟,并达到鼎盛时期,就连当时的皇亲国戚也都离不开剪纸。在民间,人们常常将剪纸作为装饰家居的饰物,美化居家环境,如门栈、窗花、柜花、喜花、棚顶花等都是用来装饰门窗、房间的剪纸。
到了20世纪初,剪纸艺术在蔡元培、鲁迅、刘半农、周作人等人的倡导下,建立了中国民俗学的雏形。他们广泛收集民间文学资料和民间美术作品,其中就有民间剪纸这一项。20世纪30年代,艺术家陈志农在北京开始了民间剪纸的研究与创作,他用速写和剪影的形式描绘了老北京大量的风俗民情,串街小贩、作坊工匠、食摊茶挑、集市庙会、市井闲人等。
20世纪40年代,以现实生活为题材的剪纸开始出现。延安鲁艺的艺术家陈叔亮、张仃、力群、古元、夏风等人开始学习当地具有深厚群众基础的民间剪纸,对民间剪纸进行了搜集、发掘、整理和研究,并创作出了一大批反映边区人民生产、生活、战斗的新剪纸。
新中国成立后,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文艺方针的指导下,,开拓了剪纸创作的道路,也丰富了中国民间装饰美术的形式和内容。在新剪纸的创作中,除了表现各行各业新气象的剪纸外,儿童、体育、杂技、歌舞等也成为剪纸最常见的题材。
剪纸根据地域可分南北两派。长江流域的剪纸精巧而细腻,主要用于女红刺绣的花样、绣模,多写实描摹;黄河流域的剪纸粗犷而质朴,主要配合民俗活动而用,多写意表现。
南派的剪纸包括佛山剪纸、湖北沔阳剪纸、福建剪纸和湖湘剪纸。
广东佛山剪纸源于宋代,盛于明清时期。佛山剪纸的题材绝大多数是花鸟虫鱼、戏曲人物和民间故事,如“龙”“凤” “嫦娥奔月”“八仙闹东海”等。按制作原料和方法分别有铜衬、纸衬、铜写、银写、木刻套印、铜凿、纯色等类,并利用本地特产的铜箔、银箔,用剪、刻、凿等技法,套衬各色和绘印上各种图案。
湖北沔阳剪纸是民间艺人们用刻刀和白纸在蜡盘上雕刻的绣花纹样(俗称“花样子”),一般可重叠一、二十层白纸雕刻。 “花样子”一般用于鞋、鞋垫、帽、枕头、涎兜、帐飘、帐帘、门帘等刺绣纹样,纹样多为寓意吉祥和瑞庆图案,如“喜鹊登梅”“龙凤呈祥”“鸳鸯戏水” “鲤鱼跳龙门”“狮子滚绣球”等等。
福建各地的剪纸有不同的特点。如,山区的南平、华安等地以刻画山禽家畜的作品较多,表现较为粗犷有力、淳厚朴实;沿海的闽南、漳浦一些带则屡见水产动物入画,风格细致造型生动;莆田、仙游一带以礼品花为主,倾向于华丽纤巧的意味。剪纸的作用了也很广泛:岁时节日的窗花、门鉴、灯花、仪礼花及刺绣的稿样,泉州艺人刻纸还应用在建筑中家具上,作复印漆画的底版。
湖湘剪纸地处长江流域,涵盖三湘四水,有湘西(湘西自治州、怀化市等地区)剪纸、湘中(长株潭、益阳、娄底等地区)剪纸、湘南(衡阳、郴州、永州等地区)剪纸,其内容丰富、风格各异。
北派的剪纸包括蔚县剪纸、山西剪纸、陕西剪纸和山东剪纸。
河北蔚县剪纸源于明代,其制作工艺在中国众多剪纸中独树一帜,这种剪纸不是“剪”,而是“刻”,它是以薄薄的宣纸为原料,拿小巧锐利的雕刀刻制,再点染明快绚丽的色彩而成。整个工艺过程有画、订、浸、刻、染、包六道工序,即所谓“阳刻见刀,阴刻见色,应物造型,随类施彩”而成 。
山西剪纸的体裁格式根据各地民俗与实用需要因物、因事制宜,最常见的是窗花。如冀北一带窗户格式有菱形、圆形、多角等样式,窗花也随窗而异,小的寸许,大者有四角、六角、八角呼应的“团花”。忻州一带,欢庆春节,或操办婚事都要贴“全窗花”,即剪出柿子、如意、牡丹、佛手、莲花、桂花、笙等。
陕西剪纸有“活化石”之称,它较完整地传承了中华民族阴阳哲学思想与生殖繁衍崇拜的观念。如古老的造型纹样“鱼身人面”“狮身人面”,与周文化相似的“抓髻娃娃”,与汉画像相似的“牛耕图”等。
山东剪纸从造型风格上大致可分两类:一类是渤海湾区域粗犷豪放的风格,与黄河流域其他省份的剪纸一脉相承;一类则是更有特点的山东胶东沿海地区以线为主,线面结合的精巧型剪纸,它似乎与山东汉代画像石细微繁缛的风格一脉相承,以其花样密集的装饰手段,使单纯爽快的外型更饱满丰富。
每一种艺术都有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由于剪纸材料(纸)和所用的工具(剪刀和刻刀)决定了剪纸具有它自己的艺术风格。剪纸艺术是一门“易学”但却“难精”的民间技艺,作品大多出自乡村妇女和民间艺人之手,由于他们以现实生活中的见闻事物作题材,对物象观察,全凭纯朴的感情与直觉的印象为基础,因此形成剪纸艺术浑厚、单纯、简洁、明快的特殊风格,反映了农民那种朴实无华的精神。
归纳前人的经验大概有以下几个方面:
线线相连与线线相断。剪纸作品由于是在纸上剪出或刻出的,因此必须采取镂空的办法,由于镂空,就形成了阳纹的剪纸必须线线相连,阴纹的剪纸必须线线相断,如果把一部分的线条剪断了,就会使整张剪纸支离破碎,形成不了画面。由此就产生了千刻不落,万剪不断的结构。这是剪纸艺术的一个重要特点。剪纸很讲究线条,因为剪纸的画面就是由线条构成的。根据实践经验把剪纸的线条归纳为“圆、尖、方、缺、线”五个字,要求达到“圆如秋月、尖如麦芒、方如青砖、缺如锯齿、线如胡须。”
构图造型图案化。在构图上,剪纸不同于其他绘画,它较难表现三度空间、场景和形象的层层重叠,对于物象之间的比例和透视关系也往往有所突破。它主要依据形象在内容上的联系,较多使用组合的手法,由于在造型上的夸张变形,又可使用图案形式美的一些规律,作对称、均齐、平衡、组合、连续等处理。它可以把太阳、月亮、星星,飞鸟、云彩,同地面上的建筑物、人群,动物同时安排在一个画面上。常见的有“层层垒高”或并用“隔物换景”的形式。
形象夸张、简洁、优美,富有节奏感。由于受到工具和材料局限,要求剪纸在处理形象时,既要抓住物象特征,又得做到线条连接自然。因此,就不能采取自然主义的写实手法。要求抓注形象的主要部分,大胆舍去次要部分,使主体一目了然。形体要突出,形成朴实、大方的优美感,物象姿态要夸张,动作要大,姿势要优美,就像舞台上的亮相动作一样,富有节奏感。
色彩单纯、明快。剪纸的色彩要求在简中求繁,少作同类色、类似色、邻近色的配置。要求在对比色中求协调。同时还要注意用色的比例。如用一个主颜色形成主调时,其他颜色在对比度上可以不同程度地减弱。有时碰到各种颜色并置起来,稍有生硬的感觉时,则把它们分别套入黑色。金色剪成的主稿里,即可获得协调、明快的感觉。
刀法要“稳、准、巧”。民间剪纸的许多特点和风格都是运用刀法上的一定技巧而产生的。如张永寿创作的“百菊图”,许多地方都是运用刀法的技巧。例如刻一种“罗汉须”的菊花,由于它初开时是直瓣,盛开时就卷曲,形成螺丝圈,剪这种菊花,要一瓣一瓣从里往外圈剪,剪成后花瓣卷曲自如,才能组成一朵形象殊异、风味别致的菊花。
来源:衡阳日报(记者 许珂)
编辑:唐锦
衡阳日报社新媒体编辑部出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