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人物摄像交流群

【探讨交流】摄影构图观念大解放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摄影虽然才走过不到两百年的时间,但摄影构图的理念却经历了多次更新。

        由于时代的变化造成人们审美观的改变,现代摄影构图虽未颠覆抛弃传统构图原则,但也悄悄发生了很大改变。

 

        构图大解放——向绘画学习构图


        有些画家看不起摄影家,觉得摄影是一个浮浅的活儿。一按快门,几秒钟就出来的作品怎么能算是艺术?也有些摄影师看不起画家,感觉画家画来画去都不是真实的反映,与生活离得太远。

        不过无论谁看不起谁,但绘画与摄影在很多方面却难舍难分,绘画艺术是古老的视觉文化,摄影是一门年轻的艺术,它是人类文明的产物。虽然它们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艺术门类,但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不能用绘画的标准来衡量摄影,但我们可以从绘画艺术中找到很多艺术手段,应用于摄影上,尤其是摄影构图上。

向绘画学习构图的原因

 

        摄影和绘画都是读者用眼睛直接看到具体形象的艺术形式。

        摄影与绘画都用二维的平面展示艺术形象。最重要的是摄影和绘画的造型元素是—致的,都是用色、线、形等形式要素将要表现的事物凝固起来展示给观众。绘画发展了几千年,已经积累了很多视觉艺术的经验,这些经验有的也适用于摄影艺术。

画面的对称与不对称原理

 

        在绘画中,画家会时刻注意到画面的对称与不对称。一般来说,对称性的构图用以表现稳定和静止。

        对称是中国传统绘画中不可忽略的构图原则,它包括画面左右对称、上下对称、色彩平均等。对称性构图可以使画面构成平稳、安宁、和谐、庄重,运用到摄影中也是如此。

 

        对称摄影作品:

 在现实生活当中,对称的事物很多,如人、动植物的身体结构往往也是对称的。对称式的构图会使画面安静、平稳,但也会造成呆板的视觉效果。

  

        不对称摄影作品:

不对称的构图,往往会表现为左右力量不等,高低不等,色彩比值不等,以及面积大小不等。

        这种不均衡的画面,会让画面产生不安、头重脚轻、紧张,或者有些极度不均衡的画面会导致观者的心里紧张,甚至厌恶感。

 

        TIPS:对称与不对称构图的优缺:
        不对称构图会产生不稳定感,让画面气氛紧张,或者重心偏移,使观者产生不安和急迫感。对称构图,比较符合传统的审美,画面安定,视觉心理舒服,但也会造成画面的平淡和普通。


黄金分割定律

 

        1. 黄金分割概念解释

        黄金分割是一个数学比例关系。它是古希腊数学家在进行线段分割中,发现的一条具有美的价值的规律。它是将一段直线分成长短两段,使小段与大段之比等于大段与全段之比,比值为1∶1.618 。这种比例自古希腊至19 世纪一直被认为是最佳比例。它被欧洲中世纪的建筑师和画家,以及古典派雕塑家广泛应用于其作品中,认为是最合适的比例分割,在造型上具有审美价值。

        黄金分割被运用到西方绘画当中,一般是指将画面边线平均分成三等份,将相对的分割点相连,画面中的连线都是黄金分割线,线的交叉点就是黄金分割点,画面主体一般放置在黄金分割点处,黄金分割的比例为1∶1.618 ,接近四六开。中国传统绘画也有类似黄金分割的论述,在中国的《画论》中叫做“三七停”,即将画面横竖各分成10 份,取3∶7的点,基本上也是处于黄金分割线的位置,主体可以处于黄金分割线的任意一点上。中国画中常讲的“井”字构图就是例证。

黄金分割定律其实是很多艺术门类中通用的规则。

此图中的猴子正好放置于画面的黄金分割点处,画面虽然显得比例均匀,但亦有几分死板。

画面中的白塔,恰好位于画面中的黄金分割点,此时白塔格外引人注目,而且画面稳定。

 

        2. 优缺点分析
        用黄金分割法来构图总体上讲是一种安全的构图方式,尤其是对初学者来说,将画面的中心放置于黄金分割点上,就不会产生画面严重失衡的危险。但是黄金分割模式同样有呆板的缺陷。因为过于平衡和安全,会让画面失去活力和创造力。所以如何使用规则,并打破规则是我们一直努力的方向。

 

        3. 经验总结
        黄金分割是人们习惯的形式法则,在一般情况下人们常以此进行构图,但是客观事物是有丰富变化的,创作意图也是各不相同的,黄金分割不应成为拘泥大家创作的规律,大家应努力以丰富多彩的形式进行摄影创作。


绘画中的留白

 

        1. 概念解释
        国画中的留白是一种构图艺术,在图中某些地方需要留出空白,不能用颜色填满整张图,以此增加图画整体的美观和意境。

        在摄影中,将国画中的留白的概念引入,同样适用。但这种留白的概念在摄影中其实相当于“做减法”。因为摄影艺术在意境中与绘画是共通的。不能老是把画面堆砌得满满的,留下一些空白,留下一些联想,这也是摄影中追求意境的一种有效的手法。

 

        2. 优缺点分析

我们在拍摄风景时,时常会留有很多空白,而并非将所有景物都框在取景框里。

留出的空白不仅让画面显得大气,而且更让画面具有感染力和联想力。

在拍摄时,要把握好主体对象的位置。

因内容少,空间大,主体的位置就显得举足轻重。放得不理想,就会影响整张画面的效果。


意境(言外之意与言内之意)

 

        在绘画中,意境是非常重要的。绘画时常使用简单的视觉形象来象征一种寓意和心情。而这种意境的使用,在摄影中也非常适用。特别是在东方,传统的东方文化一直以含蓄为特征,寄情于景。所以在摄影中,很多摄影爱好者也喜爱寄情于照片中。

一支梅花横挑画面,寓意纯洁,又显孤芳自赏。

而此图的两个弯枝飘摇在沙漠中,显得孤独,但又坚挺和刚强。


摄影:马烈

 

        过去,人们都习惯在画面上把一切东西都表现出来,追求完整。被拍摄事物要尽可能清楚,面面俱到。所以传统的摄影尤其是人物摄影,基本上都是:被摄者的发型、五官、饰物、着装一览无余;在构图上多数都是拍摄人物完整的正面或者3/4 的侧面。不过,这种完整性构图时常被打破,大量有个性的不完整构图作品的出现,使我们突然发现不完整构图的影像更具有魅力,完整构图并非是不容破坏的定律,传统观念需要转变。

 

        TIPS:
        这种半张脸的构图方法还应用于以下的条件:被摄对象是斜视或者一只眼睛是盲的。这也不失为一种巧妙的解决之道。


 不完整构图之优势一——“扬长避短”

        “扬长避短”在摄影中其实就是通过取景来进行取舍。此画面中的男士,其实整体的画面效果并非最理想,但进行不完整构图时,他那原本比较平淡的肖相,突然产生巨大的魅力。所以在拍摄的过程中,仔细观察被摄者的面庞,选择你认为最能表达她/他的精神的那一侧来拍摄,这就是“扬长避短”。

不完整构图之优势二——实现对观者的“心理号召”

        一张摄影作品,若是某个部分突然消失,必然会对观者的视觉心理产生召唤。我们会千万百计地凭借经验去补充那些缺欠的部分,根据部分去猜测整体。此图中的女性左半边脸的缺失,并没有破坏画面,相反它的不完整,正好唤醒人们的视觉记忆和想象力。

不完整构图优势之三——选择重点

        拍一张照片如同写一篇文章,要主题突出,中心明确,观点独到。这样的文章不仅能吸引读者,还能引起思考和共鸣,如果是“流水账”只会让人觉得乏味。所以,拍照需要进行取舍。将自己最想要表现的部分提炼、拍摄,将另一半不需要的部分剔除,这些就能取得一幅更具有个性,更加夺人眼球、与众不同的影像。

此图中舞蹈演员的拍摄采用了非完整性构图,目的是突出演员的双眼,来强调她的精神世界。

若是不通过蓝丝巾的遮挡,那么人物的眼睛将不再成为主体,而重点将移位。

 


        不完整构图优势之四——将形象引到画面以外

        不完整构图同时还能显示出一种开放性,它将形象引伸到画面以外,它迫使我们从画面走向更广阔的想象世界甚至现实生活,这时候你会发现原来的封闭世界已经被打破。

经验总结:
        不完整构图的召唤性满足了我们辐射想象的心理需求,它的挑战性又满足了我们寻求视觉的心理需求。因此这样的艺术作品,往往会产生更良久的艺术魅力。


 构图大解放——从封闭式构图到开放式构图的转变

穆卡西——非洲男孩,1931

 

        摄影表现方式的进步,以及观众对画面审美思维的转变,使得摄影构图方式不再局限于封闭式构图,人们对画面的审美思维逐渐向开放式思维转变。封闭式构图造成的“画幅局限”也由于开放式构图,得以突破,这对摄影构图学来说是一个重大进步。

 

        概念提示
        开放式构图在安排画面上的形象元素时,着重于向画面外部的冲击力,强调画面内外的联系。在表现形式上,常常是画面上的人物视线和行为以及他们的落点都在画面之外,这就暗示了他们与画面外的某些事物有着呼应和联系。正是因为这种因素,才导致人们对画面的联想和想象。

杜瓦诺——巴黎,1969

杜瓦诺——巴黎,1957

 

        开放式构图的特点:
        1. 均衡与严谨不再成为画面的主导,而原来画面内的形像元素也不再要求完整,那些有意排斥更能完整地说明画面的表达可以被提倡,观众透过那些不确定因素,来获得更大的想像空间。

        2.有意使画面的四个角中的内容都变得不完整,尤其是部分近景、特写,都对其进行大胆切割,被裁掉部分就自然成为悬念。

        3.画面的构图上表现出很大的随意性,似乎是随时随地没有准备的一次快门,画面上会显得杂乱无章,但具有现场的真实感。对于这样随意性很大的画面,观众对画面中呈现的内容会产生信任感,虽然不精美但更真实,所以开放式构图适合于表现动作、情节、生活场景为主题村内容,尤其在新闻摄影、纪实摄影中更能发挥其长处。

封闭式构图的摄影作品要有完整性、均衡性,而且所表现的内容只限于画面之内。

布列松——巴黎,1969

布列松——东德,柏林墙,1962


        开放式构图之适用摄影体裁

 

        开放式构图与封闭式构图相反,在画面中并非展现一个相对完整的信息,而是某些元素或者是被切割掉一部分,也或者有完整的形象,但其运动状态或某种指向有向画外发展的趋势,让人产生对画外的联想,也就是说画里画外发生了某种微妙的联系,人们看到的不止是作品方寸大小的画面,而是在头脑中产生了更大更广的画面。可以这么说,封闭式构图注重的是画内的完整表达,而开放式构图则是在画内增添了无形的画外信息。这种构图观念很适合用于人文纪实类的题材中,或者一些带有故事情节和现场感的生活小品等。因为它带有很大的随意性,拍摄的思维可以放得更开更广,这是一种打破常规打破均衡的构图方式,往往可以得到耐人寻味的效果。

 

        TIPS:
        摄影的本质就是有创造性地去“记录”,如何推陈出新,突破旧有的传统的构图模式,以期达到较强的视觉冲击力,进而增强画面带给读者的感染力,这个问题确实值得我们探讨,而开放式的构图方式,为我们找到了一个突破口。

编者注:

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犯请及时告知,

我们深表歉意并即刻删除。


编辑_守瓜 


  "镜"游天下/游尽天下  

"镜" 游 天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