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人物摄像交流群

非遗在身边:“生活挺括”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一件衣服、200道工序——真是“生活挺括”!这或许是老字号企业“亨生”西服留给人的最深记忆。

由奉帮裁缝徐继生于1929年成立的“亨生”是上海西服业界中的翘楚。有人说“奉帮”裁缝最初来自上海本地奉贤,实则不然。上海1843年开埠,许多浙江奉化人纷纷涌入,靠裁缝这种工具简单、制作成本低廉的手工劳动谋生。而真正在这个行业中独树出“一帜”、焕发出光彩,则是在甲午战争以后。彼时,上海涌现出了许多“洋行”,继而掀起了一股穿西装热。聪明的奉帮裁缝在拆补洋人的西装时掌握了制作技艺,从此自己做起了西服,也凭借这样做工考究、为人所不能的手艺,名噪上海。

作为代表,亨生奉帮手工技艺在制作中讲究“四功”(刀功、车功、手功、烫功)、“九势”(胁势、胖势、窝势、戤势、凹势、翘势、剩势、圆势、弯势),其服装的特点可以用“十六个字”(平、服、顺、直、圆、登、挺、满、薄、松、匀、软、活、轻、窝、戤)概括。为了使服装的造型更加符合人体工学原理,“亨生”服装的衣片要进行“推”、“归”、“拔”造型定型,并充分考虑穿着客人的体形,扬长避短。“亨生”还采用了“中间烫”的工艺,即边做边烫,随时定型,之后让衣片凉透、干透定型,确保成衣在各种气候条件下不走样。

如此这般制成的西服,既是实用服装,又堪称工艺品。2011年,。



关于我们

本公众号乃上海发行量最大的报纸《新民晚报》副刊《夜光杯》的官方微信,《夜光杯》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报纸副刊,在微信平台,我们将以全新的面貌继续陪伴您。欢迎免费订阅,我们将每日精选两篇新鲜出炉的佳作推送到您的手机。所有文章皆为《夜光杯》作者原创,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互动

参与话题讨论、文章反馈或联系投稿,请关注后点击“进入公众号”留言,在《夜光杯》微信平台,我们愿做您的读者。

分享

点击右上角按钮可以“发送给朋友”或“分享到朋友圈”。

收藏

点击右上角按钮,选择“收藏”,在有闲有wifi时品读。

订阅

点击右上角按钮,进入“查看公众号”,关注“夜光杯”。

更多

更多内容请翻阅《新民晚报》,或下载新民晚报手机客户端。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