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3日,热轧厂召开“宝钢人的知与行”第二期专题学习交流会,学习交流会的主题是:“创新发展,我们在路上”
热轧厂1580智能车间建设是工信部智慧制造的试点项目,“创新与发展”这个主题在这里有许多的共鸣和感悟。活动的地点特意选在热轧厂1580板粗电气作业区的员工休息室举行,会场简洁而温馨,参与1580智能车间建设的30名员工代表们与厂领导围坐在一起,共话“创新与发展”。宝钢股份党委诸骏生书记也来到了作业区,与大家一同交流“宝钢人的知与行”,有点评、有勉励,也有祝福,氛围轻松愉快。 接下来请大家跟随小编,一同来领略他们交流会上的精彩发言吧!王大为是该区域的一名技术员,从项目开始施工到轧机通过红钢,30多天几乎没有回过家。家中怀孕的妻子盼望他中秋节能回家一次,都被他硬着心拒绝了,因为在这里有他的执着与期盼。改造成功的那一刻,连外国专家也夸赞他的敬业和技术精湛。改造过程中,固定窜辊油缸的几个M90的螺栓在紧固,项目负责人廖永锋首席在现场问施工人员:“这几个螺栓你们是怎么紧固的,是否按图纸的要求?”施工人员说:“这个你放心好了,我们有经验,全凭感觉。”这下廖首担心了:“轧机的精度靠感觉来把控,那我们轧机不是没多久就趴下了?”随后廖首与施工人员一起想办法,一整天就盯着施工单位,直到每一个螺丝都严格按照图纸要求紧固好……创新离不开每位宝钢人的理解、支持和参与,无论是首席专家或是普通员工,在这里没有人是局外人!精轧机的跑偏控制之前都是依靠操作人员人为目测后调节辊缝水平来控制,这次改造后我们上了一套跑偏检测装置。这样的检测装置在国外也有过应用,但都仅仅是数据观察,没有用其参与控制。参加精轧机改造的日方SV曾多次质疑我们将检测装置用于控制,但我们给出了肯定的回答,并取得了成功,他们彻底服了!调试这个跑偏检测装置需要的机架间停机位置与机架改造项目是有冲突的,为了不影响年修主控项目进度,项目成员只能在晚上十点半以后进行调试。精轧区域的3个项目共放了942根,44592米电缆,时间都集中在7月20日至8月中旬,绝对是战高温的活儿。无论是克服加班加点还是抵御严寒酷暑,呈现的都是一种担当!当项目成功的那一刻,再多的苦累都已不复存在,剩下的都是成功的喜悦。在改革创新的路上,我们需要有敢为人先、争创一流的气魄。原有设备从开工到现在已运行近20年,装备升级势在必行!这次1580年修共开展技改项目13个,常规项目607项,精轧区域同时就有好几个大项目同步实施。在整个改造过程中,1580产线的全体员工表现出了完美的配合和精诚的协作,犹如一曲漂亮的交响乐,浑厚而雄壮。项目负责人于小军带领着E2R2主传动及精轧辅传动项目成员,见缝插针地安排着调试,他们犹如一支特工队,活跃在不为人关注的传动侧,成功的完成了项目。创新的道路上,或许我们需要耐住一些“寂寞”,一步一个脚印地搭建智慧制造的高地,然后静待花开。宝钢的事业发展,犹如攀登珠穆朗玛峰,虽然最终登顶的可能并非你我,但是,正是因为一代代宝钢人携手接力,宝钢的事业才不断前行。“敢为人先,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创新精神贯穿了整个项目。与1580板坯库在产能、工艺、装备等方面相似的全自动工厂,国内我们是首家,在国际上也没有如此体量的可参照样板。在自动化库区作业安全管理,无人化行车作业自动执行,物流信息设备全自动调配等方面,我们采用了大量的新技术新装备。将由人掌握的灵活的“原则”逐条梳理转化成为由计算机控制的明确的“规则”,自主集成了宝钢从L4-L3-L2-L1的控制技术,初步实现了全自动物流信息管理。任何的创新都不是一帆风顺、一蹴而就的。我们要保持竞争优势,就要勇于做前人没有做过的事情,敢于否定现状的同时不断创造新事物。有了目标,就要制定好计划,坚持不懈地完成。当我们实现目标的时候,这种喜悦将是其他任何东西都无法替代的。创新是宝钢人的基因,从建设宝钢到二次创业,乃至当前的宝武联合,要在管理上、技术上持续追求创新;要紧跟形势变化要求,对标世界一流,通过有效的创新活动,持续提升公司的生产效率和综合竞争力。学习实践“宝钢人的知与行”要坚持传承与创新并举,在抓好创新工作的同时,也要扎实推进基础管理,要在每一项具体工作中展现、践行、传递、弘扬宝钢文化。要广泛发动员工,以“当家人”的姿态和“工匠”精神,认真做好每件事,体现宝钢文化的强大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