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人物摄像交流群

【循证精要】妊娠24周前常规超声波检查能否改善妊娠结局?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点击标题下「蓝色微信名」可快速关注


作者:程利南 

单位:上海,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有效卫生保健组

本文刊于: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16,15(10): 815-816


正 文

诊断性超声能用于妊娠期特殊情况的检查和检测,如对孕期的各种并发症的诊断或胎儿生长情况的了解等。妊娠的不良结局完全有可能在没有明显危险因素的情况下发生,如果对所有孕妇常规进行超声检查,就有可能及早发现一些妊娠并发症,并予以适当的处理。常规超声检查可以安排在妊娠24周前、妊娠24周后或者在整个妊娠期。本系统综述是对妊娠24周前常规进行超声检查的作用,即常规超声检查与选择性超声检查(仅在有特殊指征时进行)之间,对胎儿畸形、多胎妊娠、临床处理以及妊娠不良结局等的影响是否有所差异进行评估。


Whitworth等[1]检索了2015年3月30日前在Cochrane"妊娠与分娩组"注册的临床试验,及其重新取回的研究资料所列的参考文献;收集所有有关妊娠24周前常规超声检查与选择性超声检查之间进行妊娠结局比较的临床随机对照和半随机对照的试验。收集的资料中,包括了已经发表的、尚未发表的和正在进行之中的研究。


由2位系统综述的作者独立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审阅;对符合荟萃分析要求的资料进行偏差风险评估,提取数据、正确核对;并应用Review Manager软件输入数据、进行分析。


共有11项临床试验、37 505例孕产妇符合分析要求。系统分析的结果显示:

(1)常规超声检查组多胎妊娠的及时检出率显著增加;RR值为0.07,95%CI:0.03~0.17;7项试验,295例;证据质量为中等。


(2)常规超声检查组妊娠24周前胎儿大畸形的及时检出率显著增加;RR为3.46,95%CI:1.67~7.14;2项试验,387例。


(3)常规超声检查组妊娠足月分娩的情况有所改善,从而显著降低了临床过期妊娠的引产;RR值为0.59,95%CI:0.42~0.83;8项试验,25 516例;但是,证据的质量是低的,因所合并分析的多数试验存在异质性(I2=68%)。


(4)妊娠24周前超声对胎儿的评估未显著降低围产儿死亡率(死产和出生28 d内新生儿死亡);RR值为0.89,95%CI:0.70~1.12;10项试验,35 735例;证据质量低。


(5)常规超声检查未降低新生儿的不良结局,也没有降低母体和孩子需要的医疗服务。


(6)长期随访,妊娠24周前常规超声检查对胎儿生长发育无远期不良影响,即不影响孩子身体或认知的发育。


本系统综述包括了几项大的、设计良好的临床试验,但未采用盲法,这对所得结果有所影响。经评估,本综述主要结果的证据质量是中等或低的,所涉及的一些研究,由于在设计上所受的限制、结果不够精确以及异质性的存在,导致了证据级别的降低。


基于上述结果,Whitworth等[1]认为,妊娠24周前常规超声检查可以及早发现多胎妊娠,也可减少因过期妊娠而行的引产。然而,对于本综述结果的解释和实践指导宜谨慎,因所分析的临床资料中,孕妇接受超声检查的时间和次数在各临床试验中不一致。


WHO[2]生殖健康图书馆的评论:这篇更新的系统综述,收集的11项临床试验,是在1984年至2007年之间、高收入国家中进行的。总体而言,临床试验的设计良好、规模也较大;但因缺乏盲法、结果不够精确,也存在异质性,证据质量的GRADE评级是中等或低的。


妊娠24周前常规超声检查,能够及早发现多胎妊娠和胎儿异常,以便临床采取必要的保健措施和合法终止妊娠;能够提高足月分娩率、减少因过期妊娠而采用的引产;但不能改善新生儿的结局。然而,这篇综述缺乏经济影响的资料,尤其是社会资源不足环境的影响,这方面可能是比较重要的;同时,这篇综述所涉及的临床试验缺乏对绒毛膜方面的资料,也未涉及对异位妊娠或流产方面的诊断和处理。


今后的研究,应进行包括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环境中的、设计良好的临床试验,以阐明妊娠24周前常规超声检查对母体、围产期结局,以及对孩子近期和远期的影响;此外,还需有超声操作者技能的质量控制,孕妇接受超声检查的时间、次数和对超声检查的意见等。


参考文献(略)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