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完备的风光滤镜组合
平衡两级的GND
渐变滤镜,又称GND。应该是风光摄影中最常用的滤镜之一。我们知道风光摄影很多时候都是在和阳光较劲,相机不像人眼一样能大范围平衡明亮的天空与相对较暗的地面。所以就有这样一种滤镜,上半截填充了透光的暗物质(这个说法好阴暗),下半截透明,来平衡天空的高亮区域,这就是GND。GND多种多样。从分类的角度说,一般有这么几种分法:首先,如果按形状来分,有圆形的和方片的。请注意,GND一定不要买圆形的。因为这和GND的用法有关,一般情况下GND的那条分界线位置在构图中就是地平线的位置。圆形的GND就像UV一样是直接拧在镜头前的,你无法上下调整GND的分界线。任何一个摄影师都不可能一辈子拍的风光片都是地平线在中间,记住你是个帅富,不要贪便宜。其次,如果按暗物质的整体浓度划分,可以有好几档,像什么0.3、0.6、0.9等等。0.3的浓度最浅,之后逐一递增。最后,如果按暗物质的层次变化可以分为软渐变和硬渐变。软件变滤镜中的暗物质浓度是逐级递减的,上边最深,分界线处已经很淡。硬渐变滤镜中暗物质部分的浓度基本是一样的,在分界线处突然就没有了。这两种滤镜可以适用不同的使用环境。当然还有一种叫做RGND的特种渐变镜,它的暗物质浓度和软件变相反,上边最浅,到分界线处最深。这种滤镜适合拍日出日落的场景,因为这个时候太阳在地平线附近,中间的阳光最强烈。好了,现在你应该知道了,上图中最右侧的那块滤镜应该是一片“普通的软渐变方片GND”。
GND多用于平衡风景中的大光比场景 科普了一通,大家慢慢消化,现在我们来好好说说它的效用。从胶片进入到数码时代,很多人觉得拍了一张照片,后期再调调就好了。其实任何相机都是有宽容度的限制的,何况花点小钱就能让你的相机宽容度暴涨几个百分点,何乐不为呢?举个例子吧。
未加GND,高光处细节不明显
加入GND,细节明显增加
这两张照片上图没有加GND,下图加了GND。我可以很负责任的告诉你,两张照片都有后期过。但是你明显可以看到上边那张天空细节不是那么明显,而且如果高光部分再往下调整之后很可能就“疵掉”了。这里我有一个建议:如果想节省开支的话,GND买0.9这档就好,实际光比或大或小,相机后期的宽容度基本都能调整过来。当然如果你是严谨并且不差钱的帅富风光摄影师,那必须0.3、0.6、0.9各来一片,甚至是1.2(此处谄笑5秒)。当然这个时候某些NB的老法师会跳出来说:我的后期厉害极了!我会HDR!我能拍三张不同曝光值照片合成!我不需要GND!此处我先不呵呵你,一会你就灰溜溜的走了。
2.延长时间的ND
在第一节里我们留了两个问题没有解答:第一,GND里那些0.3、0.6、0.9是什么意思;第二,我该如何呵呵那些NB的老法师。那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ND又叫中灰镜,其实就是一整层暗物质在滤镜中,用来延长照片的曝光时间。ND的浓度不同,延长曝光时间的长度就不同,所以ND后面会有一个标号,比如ND2、ND4、ND8,相当于减一档曝光、两档曝光、三档曝光。算法也很简单,比如我现在照片的曝光时间是1/60s,那用一片ND2之后曝光就延长到了1/30s,用了ND4之后就是1/15s。现在的曝光时间乘以ND标号的数字就是实际的曝光时间了。对于一般的ND镜,只要曝光时间不超过30s,相机都会自己帮你算,不过要是用到了ND1000这种黑炭级的滤镜,那你也只能自己算曝光时间,然后默默B门拍摄了。之后不知道什么时候,出现了另一种标号方法,其实0.3对应ND2,0.6对应ND4依次类推。具体的转换公式小编也没查到,难道制定者是觉得咱们数学太好了?其实你只要知道对应关系就好,不影响实际使用。值得一提的是,ND镜是可以叠加使用的,比如一片ND4和一片ND8一块使,就变成了ND32(不是ND12哦,你数学真的不好)。并且ND镜没有地平线的问题,你用长的、方的、圆的、扁的都行。
使用ND,水面丝滑,云有动感
解决了标号的问题之后,旁边的那个老法师还在笑呵呵呢。我现在来告诉你为什么滤镜的功效会比数码照片多张合成有效,并且不可替代。刚才已经介绍了,滤镜是可以叠加使用的。请注意之后我说的话,当在光比强的时间段想拍摄一张长时曝光的照片,基本无法用多张合成的手段实现的。也许你还是不明白,我们来看张图。
这是一张曝光了30s的照片,我应用了一片0.9的GND加一片0.9的ND(ND8)。也许你从照片里觉得光比不是很大,但它实际是存在的。在这种情况下多张合成是很难做到的,因为云是不停运动的,你要每次都曝光30s拍3张照片然后合成吗?这样做无法保证云的效果,而且你要花更多的时间在后期上。关于这张照片的后期过程可以参考《How I Shoot:长时曝光打造完美夕阳》,所以说老法师们还是退散吧。虽然短时拍摄可以用后期合成替代,但是很多时候使用滤镜明显可以让我们享受更多前期拍摄的乐趣,而不是花长时间在后期制作上。
3.改变反光的PL
偏振镜就是传说中的PL,我们都知道光是具有波粒二象性的(什么?你不知道?去翻翻初中物理课本)。光既是一种波,所以就有波的特性,偏振镜的作用就是只允许振动方向与缝隙相同的光通过,从而消除一部分反光。偏振镜有圆偏振镜和线偏振镜两种,但是由于线偏振镜在结构上会影响到相机的测光系统,所以数码时代以来最常用的就是圆偏振镜即CPL。也许上面一段话实在是太晦涩了,那请你记住CPL最大的作用就是可以消除非金属物体表面的反光。所以说如果你哪天兴致勃勃想拍自家的大铝锅但发现反光太强烈的话,用CPL是完全不行的。当然CPL还有增加饱和度等等功能,不过不在我们今天讨论的范畴内。
具体用法也很简单,CPL在实际使用时候是需要旋转的,所以我推荐你买圆形的。所有的CPL基本都是下图的这种结构,底下一层螺口部分用于固定在镜头前,上边的可动机构用于旋转。
极薄的高坚CPL滤镜,请注意旁边的5毛
有的朋友可能觉得我用了CPL但是觉得效果不好啊。请注意:偏振镜的作用是消除偏振光,并不是消除所有的反光。消除偏振光最好的角度是你的机位与入射光成90°的时候,即我们常说的正侧逆光的时候,如果你正对光源拍摄(顺光),那么消除的效果肯定不会太好。
这个场景如果使用CPL水面反光将削弱
使用CPL后鱼群的细节更加明显
从风光摄影的角度来说,一般情况下我们使用CPL都是消除水表面的反光。但请记住你是一个摄影师,摄影是没有标准答案的,具体要不要消除反光请根据实际需要自行决定哦。
通过上面的介绍相信你已经大致了解了风光滤镜的作用,其实在实际使用中还有很多细节需要注意。不过由于行文的顺序和篇幅没有详细说明,请期待我们的滤镜秘籍II,另外这里有几个Tips需要告诉你: 滤镜或者说风光滤镜远不止小编介绍的这个,但这些是数码时代中硕果仅存的三类滤镜,砸钱请砸到它们身上,其他种类的滤镜很多都有了新的解决办法。一般一片0.9GND,一片ND4,一片ND8,一片CPL可以满足多数的使用场景。 尽管小编建议你在节省开支的情况下可以只选购一块0.9的GND,但是在使用的时候还是建议先对你要拍摄的场景暗部和亮部分别测光,如果已经超出了三档(即0.9),建议让亮部不过曝为准,因为暗部细节相对来说更好调整。 ND镜是可以叠加使用的,但是不要一次叠加太多。树脂镜片叠加太多很可能导致照片偏色的情况,如果需要更长时间曝光请选用一片高倍的减光镜。相对来说色偏控制更好。 CPL是有一定减光效果的,多滤镜一起组合使用的时候,注意你的快门速度。 方片的滤镜可以手持也有专门的托架,关于托架广角镜头搭配的问题我会再写一篇详细说明,所有的滤镜在使用的时候都建议上脚架拍摄。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