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新媒体传播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近年来,从女教师监考猝死到罗一笑事件,从女大学生扶老人被讹到上海女吐槽农村事件,一些新闻报道为求新求快导致内容失真现象严重,加上网民的热情捧场,“舆情反转”事件频频发生,拷问着新闻伦理和民智开化。近日,,从“标签化思维”的角度对这种现象进行了分析与批判。
近年来,一些新闻热点事件,。事件公布的最后真相,往往与此前引发热议的说法大相径庭。
真相还在穿鞋,谣言已行千里。的确,在舆情的流变过程中,有关部门应急措施不当、舆情反馈不力,。若能及时发布权威信息、有针对性地开展舆情引导,一些传言、谣言就很难有市场。另一方面也要看到,、发酵和传播过程中,“标签化思维”同样扮演了重要角色。
这种标签化思维,是人们习惯以“贴标签”的方式,用长期以来形成的对某个群体、某类事物的刻板印象,评判具体的人、具体的事。,许多人在对事实不甚了了的情况下,就草草做出评判,原因在于受非白即黑、以偏概全的标签化思维所累。
,。在日常交往中,人们习惯借助各种标签,了解和评估某个对象或某种事态。这些标签包含特定价值和行为判断,在很大程度上节约了人际交往成本。人们不用为了某个对方不太熟悉的事物多费口舌,只需要用一个彼此熟知的标签,就能让对方茅塞顿开。,把越剧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介绍成歌剧电影——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一下子就让外国友人心领神会。这就是巧用标签的典型事例。
标签能够辅助认知,但这并不意味着,凡事都应该进行标签化认知、标签化思考,甚至养成一种标签化思维习惯。同时还应当看到,,标签化思维正愈益展现出非理性、情绪化的特征,。
标签化思维的形成,分为编码和解码两个过程。不难看出,标签化基本遵循以下编码路径:把个案泛化为普遍现象,把偶发总结为必然结果,把特殊描述为一般情况,把细节论定为事物全貌。比如,官员都是腐败的,都是暴力的,路人都是冷漠的,老人都是讹人的……
标签化思维发挥作用,则是人们对标签化进行解码的过程。当一个标签形成甚至根深蒂固之后,人们就会用这个代表总体印象的标签,对群体中某个具体个体进行评判。比如,一起普通医患纠纷,如果当事者是官员身份,,就会立刻被调动起来,压向当事人。事情的本来面貌,反倒鲜有追问。
事实是第一性的,。客观地说,标签化思维的形成,确有现实基础。,的确是这个群体中的少数人行为不端、引起公愤形成的。问题在于,个别官员、个别富人的为非作歹,最终却要所有官员和富人一起买单。无论从认识论角度,还是从社会效果看,都是有害的。
,,在事实尚未调查清楚之前,就匆忙评判的现象并不鲜见。各种谣言之所以能够满天飞,恰恰也是因为它们“印证”了标签化思维形成的刻板印象。,,我们每个人恐怕都得冷静思考一下,该如何克服标签化思维,该如何保持冷静、客观、理性。
来源: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