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人物摄像交流群

巴洛克艺术的精神内核——以贝尼尼的雕塑作品为例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Baroque

巴洛克艺术

的精神内核


       巴洛克艺术是产生于 16 世纪下半叶且于17 世纪的欧洲兴盛并广为流传的一种艺术形式,它在艺术史上作为一个时代的标志,上承16世纪文艺复兴晚期的“ 样式主义”艺术,下接18 世纪的“洛可可”艺术。在大多数欧洲的语言中,巴洛克都有着类似于“过分”、“反常”、“怪异”、“不合规则”等意思,因其艺术风格迥异于正统的古典主义艺术,所以长期以来不被人们所重视,一直到 19 世纪,人们才开始重视它。

        17 世纪的巴洛克艺术作品以热情奔放、高贵华丽而著称于世,这一时期的作品往往繁复精美,充满激情,且带有神秘和奢华之调。巴洛克时期是一个不可抗拒的艺术时代,它的影响渗透到建筑、雕塑、绘画、音乐、戏剧等多个领域,它的奢华与贵气、动感与夸张,冲掉了文艺复兴时期雕塑和谐、简约、理性、安静的影子。

        这一时期,以贝尼尼为代表的巴洛克艺术家把绘画效果运用于雕刻上,把光与影调入石头,把动作调入身体,使得人物脸上表现出思想和情感。他们创造了动感的艺术作品,比古典主义艺术作品更能引起人心灵的亢奋。在艺术风格演变的过程中,艺术作品本身也更贴近了真实,这在艺术发展史上是个重要的突破。


      巴洛克时期,贝尼尼被尊称为“最为卓绝的艺术大师”,他一生中的大部分时光是在罗马度过的,当时的罗马城流行着这样一句话: 贝尼尼为罗马而创作,罗马为贝尼尼而扬名。 本文将从贝尼尼的雕塑作品入手,进行深入分析,旨在探究巴洛克时期雕塑艺术之魂,即巴洛克艺术的精神内核。

        贝尼尼一生中所创作的艺术作品,都镌刻着浓郁的巴洛克艺术符号,这些典型的元素在其创作的雕塑作品中尤为显著。贝尼尼的雕塑作品既热情奔放,又充满戏剧性,他作品中所凝聚的旋风般的力量,在视觉上给人以强烈的动态感和无限的想象空间。贝尼尼雕刻技巧精湛娴熟,作品中的人物造型往往光洁而精致,富有贵族气派。他还善于把雕塑与装饰性的背景相结合,利用自然光线使它们融为一体。

        贝尼尼的雕塑作品根据题材和内容可分为四个部分:一、具有巴洛克艺术典型特征、带有强烈宗教色彩的题材内容,如:《圣德列萨的狂喜》;二、富有奢华富贵气息的题材内容。如:圣彼得大教堂的“华盖”天顶、罗马圣彼得广场的设计及圣安德烈教堂等。三、表现人物运动感与充沛情感的题材内容,如:以《大卫》、《阿波罗与达芙妮》;四、大型雕塑和教堂组雕等综合性题材内容,如:《四条河喷泉》、《人鱼喷水池》及圣玛利亚教堂科尔纳罗礼堂等作品。

       根据已有的研究资料显示,贝尼尼雕塑中所出现的构图形态有四种:一、“S型”动态构图;二、“V型”动态构图;三、“螺旋型”动态构图;四、“放射型”动态构图。以下是详细介绍。




“S型”动态构图


《阿波罗与达芙妮》

       《阿波罗与达芙妮》雕像取材于古希腊神话和古罗马奥维德的《变形记》,背景是受辱的小爱神丘比特为报复自大的太阳神阿波罗,在阿波罗遇到达芙妮之际,丘比特将一支爱情金箭射向了他,同时,将另一支拒绝爱恋的银箭射向达芙妮。 顿时,阿波罗坠入爱河,义无反顾地爱上因受银箭刺过所以冷酷无情的女神达芙妮,达芙妮心如坚石的回绝了阿波罗的感情。相反阿波罗狂热的追求,让达芙妮心生惧怕和厌恶,竭尽全力地躲避他。

        在《阿波罗与达芙妮》雕像中,贝尼尼将达芙妮从女神变成月桂树的瞬间永久保留下来。他手中的大理石被重新赋予了生命的气息,即将离开大地的达芙妮的身体被刻画得细致入微,使其肉体浮现出一种真实的水润感和柔软感,皮肤看上去极富弹性。达芙妮侧着头,眼睛斜视,呈万般无奈状。见到此景的阿波罗,因爱人蜕变逝去,惊慌不已,他试图用胳膊抓住达芙妮的身体,希望能拉住达芙妮。 

        贝尼尼最喜爱戏剧性的题材,这个故事激发了贝尼尼的创作欲望,他刻画了当阿波罗追逐达芙妮进入森林,即将牵住达芙妮手之时,达芙妮声嘶力竭地向河神父亲呼救,河神应女儿的要求,将其变成了一棵月桂树的瞬间。

        在这件作品中,贝尼尼准确地抓住了人物的瞬间动作,以扭动和离心力把握雕塑结构的不平衡状态,从而给人物的情绪的表现创造了相应的空间氛围。阿波罗不顾一切,在狂热爱欲的驱使下追求达芙妮,而达芙妮宁不接受阿波罗的求爱,二人的本能冲动战胜了理性的思考,从而从动感中显示出雕塑人物健美、充满活力的形象,最终进入到一个更加世俗化、自然化、更接近于人本的境界。

        贝尼尼将这一刹那的戏剧性效果采用“S”型的动态构图手法展现出来:贝尼尼将阿波罗与达芙妮纠缠在一起的肢体形态作为雕塑主体结构,将欲想挣脱的达芙妮作为整个空间画面的上升延伸部分,而追赶上来的阿波罗作为其雕塑的向下趋势部分,二者因紧张的情节紧紧地纠缠在一起,密不可分,将“S”形的主体在雕塑间凸显出来。雕塑中两个人物本是无缘的结局,贝尼尼将两个人物塑造成“S”的两端,虽纠缠不休,但沿着各自的方向延伸出去,预示俩人终将分离的结局。《阿波罗与达芙妮》雕像在当时的巴洛克雕塑中仿佛一颗璀璨的明珠,轰动了整个罗马。贝尼尼将二者力量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通过“ S ”曲线来表现,使画面传递出激扬的情感,呈现出猛烈的运动态势。贝尼尼将轻盈又美丽的达芙妮上升之趋势,对比坚定而有力的阿波罗向下之趋势,烘托出整个雕塑的生命力和内在的激情动感,是巴洛克时期艺术雕塑领域的宏伟之作。



《大卫》

       贝尼尼早期作品《大卫》大理石雕像,定格了大卫向巨人歌利亚投掷石头的一瞬。作品中大卫注视左前方的歌利亚,双唇紧闭,双腿叉开,全身肌肉绷紧,上半身向右侧扭曲,左臂摆动到身前,右臂伸至后背,两手用力拉扯投石器两端,更加突出身体倾斜度,增加了扭曲身体的动态势能,充分显示出动作的爆发力,他手中甩石器机弦上的石块即将射出,给人以蓄势待发之感。大卫右肩斜跨的投石框肩带所带来的斜线感、褶皱形成的旋转韵律感,都增加了人物的瞬间的动感和即将进入战斗的迸发感。

        贝尼尼创作的《大卫》雕像故事背景:大卫战胜腓力斯丁人歌利亚,受扫罗王赏识。后来躲避扫罗王追杀四处流浪,扫罗战死后,大卫当上犹大王,并在公元前1000 年左右建立统一的以色列王国,定都。

      这尊雕像不免让人忆起米开朗基罗的同名雕像《大卫》,米开朗基罗塑造的是一个神态庄严安静,具有超乎年龄的力量感、崇高感,充满英雄主义气质的静态化英俊青年形象。而贝尼尼所创造的大卫是一个普通青年的形象,已非理想中处于静态的英雄。雕塑中大卫身处吉凶未卜的激烈搏斗之中,身体似乎蕴藏着巨大的能量,仿佛能冲破躯壳的束缚,人的本质激情得以外化、宣泄。米开朗基罗所呈现的大卫形象,只追求雕塑自身情感流露与神态的展现,充分体现出文艺复兴时期艺术的理性特质。贝尼尼的《大卫》像与之相较,多了不少互动感和想象的空间,更具巴洛克时代的“动感”和非理性特质。

       贝尼尼的这尊《大卫》雕像,其构图造型为“S”型的设计,大卫的头部、左脚尖,与右脚尖构成“S” 型曲线。不论从哪个角度观赏这件作品,都能看到完美的“S”型动态曲线在健壮的大卫身上浮现,再配合贝尼尼为其刻画的志在必得的神情以及粗壮的肌肉,使英雄大卫必胜的信念和欲战之势的状态生动地展现出来,进而营造出紧张的氛围。 


“V型”动态构图


《圣德烈萨的狂喜

        贝尼尼雕塑顶峰之作《圣德列萨的狂喜》组雕再现的是宗教神圣场景,它虽然是祭坛雕塑但却具有丰富的戏剧情节。

        雕塑背景故事:16 世纪,西班牙的修女德列萨,少年时因罹患癫痫,久病不愈,便潜心在修道院侍奉上帝。后面她的病情未好转,依旧常常发病,每当病情发作,她就失魂落魄,脑海中竟浮现各种幻境。后来她选择隐居生活,并将自己发病时的幻觉记录下来。这份笔记传至 17 世纪,教会为了利用其内容来宣传宗教的神秘力量,便将德列萨称为圣女。 

        贝尼尼这尊《圣德列萨的狂喜》所雕刻的是圣德列萨在病痛中产生的幻觉,带着光明和力量的上帝靠近了自己,而上帝恍惚间又好像是小爱神的身姿,手持爱情的金箭向她靠近,正准备向她胸口刺来。在病痛昏睡中祈求爱情降临的圣德列萨,虽然肉体十分痛苦,但她却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幸福和甜蜜,脸上浮现出被爱紧紧包围的迷醉,这是一种较为复杂的情感体验和状态。

        贝尼尼以“V”型空间结构来把控该雕塑的整体,小爱神一只胳膊连同其身体与被病痛纠缠、靡靡不振、仰卧在侧的圣德列萨形成一个稳定而坚固的巨大“V” ,搭建起整组雕塑的骨架,背面的衬布雕刻由中间发散到两侧,刻画出强烈的垂直感,更凸显了前景中“V”形构图的动态感和整体雕塑散发的神秘感,结构看似复杂,安排设计实则有条不紊,经过精心布局。对于雕塑内部的细节,贝尼尼处理得十分到位。如:小爱神手持的金箭也与小爱神的手臂构成一个小小的“V”形,既强化了金箭的力度又造成立刻要刺出去的紧张感和动态感。

        贝尼尼一生在雕塑创作中对“光线”的使用是出神入化的,堪称巴洛克时期运用“光线”营造艺术效果的良好示范和代表。在《圣德列萨的狂喜》中,贝尼尼在整个雕塑的背景上部,搭建一束束由镀金色的金属条制成的光柱,与小天使手中的金箭交相辉映,又借用教堂祭坛的三角墙后上方开设的一个隐秘窗户所射入的光芒,好似金色的天国之光,照耀在白色抛光的大理石雕塑上,承载着主光源的天窗被安排在教堂的坛顶上,自然光从天窗倾泻而下,照射到下面的金属条上,从而形成层层金色的反射光线,折射到白色生冷的大理石雕塑上。贝尼尼在该作品中对于“光线”的运用,不仅减弱了大理石的体积感和重量感,还烘托出了人物形体和轮廓,进而营造出梦幻般的氛围,使得圣德列萨火热痴迷的情绪展现得淋漓尽致。 


“螺旋型”动态构图


《普路同和帕尔塞福涅》

       贝尼尼的圆形组雕《普路同和帕尔塞福涅》雕像取材于古希腊的神话故事。讲述天帝宙斯和谷物女神之女帕尔塞福涅上山采花时,突遇天崩地裂,地府的冥王普路同出现将帕尔塞福涅劫走,并强娶帕尔塞福涅为冥后。

       贝尼尼手中的《普路同和帕尔塞福涅》将普路同抢夺帕尔塞福涅的瞬间重现了出来。普路同强壮有力的双臂紧紧抱住少女帕尔塞福涅柔美的身体,帕尔塞福涅挥动着双臂,歇斯底里地惨叫、拼命地挣扎,想从普路同的手里挣脱,一副悲痛欲绝、生无可恋的样子。而冥王普路同健壮有力,身体肌肉完全凸显,内心仿佛燃烧着炙热的火种一般拼命抱住推拒的帕尔塞福涅。帕尔塞福涅被抱离地面即将被普路同掠走的那一瞬,极力挥舞在空中的双臂,以及被野蛮力量扯乱的衣服,均增强了整个雕塑的动态感和对立复杂的激情碰撞。

        贝尼尼运用“螺旋”型的“动态”构图方式,将这一强一弱,一刚一柔的两个人物,生动地糅合在一起,使他们以“螺旋”的形式纠缠、旋转、环绕。从整体看,两个人处于激烈的对抗中,不论是外表、力量还是内心情绪,两人物都形成鲜明的对照。两人不对称身体,给人以力量对抗的视觉冲击感,螺旋上升的构图赋予二者鲜活的生命力。贝尼尼选用同一整块圆形大理石雕刻,让整个戏剧性情节通过一整块的圆雕完好地展现出来, 给观者以广阔的想象空间。


“放射形”动态构图


四条河喷泉

      。当时贝尼尼应罗马教皇十世之邀,带领学生和助手一起为该广场设计制作一件标志性喷泉雕塑。贝尼尼当时既要设计出一个象征权利和教皇地位的喷泉,又要使得喷泉与广场空间、周围环境相协调。因此,贝尼尼舍弃偏爱的迷你喷泉的造型,设计了这座别具一格的大型喷泉雕塑,使得它成为巴洛克时期喷泉组雕中最为成功的一件作品。

      《四条河喷泉》周边有四个模仿古代河神形象而制成的人物雕像,他们代表着权力的归属, 同时象征着人类征服的四条大河:多瑙河、尼罗河、恒河及拉普拉特河,又分别引申为欧洲、 非洲、亚洲及美洲四大洲,。喷泉中间屹立着一座高大笔直的方尖碑,碑顶端落着一只口含橄榄枝的鸽子——是教皇十世的家徽。基底部分用嶙峋的山石制造,。

       纳沃纳广场上的《四条河喷泉》组雕是一个壮观的“放射”型“动态”构图,中间的方尖碑坚实而牢固,四面精致的人像雕像塑,分别倚坐在形态各异的山石上,再笼罩上一层层朦胧的水雾,使整个雕塑群显得错落有致。四面喷涌而出的泉水,犹如一条条坚定有力的放射线,发散到远方。不论从哪个角度观赏,其都是动人心魄的“放射”型喷泉雕塑,在营造权威感的同时,又不失艺术的魅力。贝尼尼将人体造型与潺潺的水流相结合,泉水喷射而出,时而汹涌时而柔和,时而急促时而缓和,贝尼尼将动与静有机地结合起来,加上自然光线照射下的清澈泉水,使观者心旷神怡。贝尼尼的《四条河喷泉》还综合利用了各种雕塑手法,使得雕塑作品在稳定中显现出一定程度上的轻快、灵动之感。




          “解释学”之父狄尔泰认为:人文世界充满着生命的跳动,心灵的自由和精神的创造。有生命的精神世界活动只能用精神科学的方法去理解说明。理性活动不能囊括人类全部的认识活动和心理活动。在漫长的艺术史中,非理性被遮蔽、压抑、扭曲、异化。到了17 世纪,由于人本主义的发展和各种激烈的社会矛盾,处于焦躁和郁闷中的艺术家们极度渴望以一种不同以往的艺术表现手法去填补精神上的空虚和危机,他们无法掩饰跳动不安的生命情怀,艺术家有了新的自我发现,进而唤起的是非理性的揭示。 

       贝尼尼把雕塑和自己对生命的感悟有机结合,化为思想和灵魂。在的他的系列雕塑作品中,更多的是人物情绪的宣泄,而非人物或动作本身的美丑展现。贝尼尼的作品打破了古典主义静态的艺术风格,减弱了理性,强调激烈的情感,在人物造型上也不讲究科学性,注重形象的鲜明个性,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仔细感受、分析贝尼尼的雕塑作品,我们能感受到作品中涌动着的蓬勃的生命气息。

       综上所述,非理性的积极因素是巴洛克艺术的精神内核,其中包括:生命主体意识、由自由意志驱使而产生的“动势”、在艺术中用心灵的本真还原艺术真实。这些非理性的积极因素在以贝尼尼为代表的巴洛克时期的艺术家的作品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巴洛克艺术的精神内核也影响着后世的文学艺术创作,在近代印象派绘画以及现代主义文学中表现的尤为明显。



以上是本期推文,感谢阅读。

欢迎关注城雕委公众号。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